您现在的位置: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 > 灌区水利文化 > 文学创作 >
重要的是坚守一辈子
来源: 时间:2016/07/29 点击: 【字体:
重要的是坚守一辈子
 
  最近我有幸读了唐似亮创作的《大道健行》一书,该书以翔实的资料、丰富的事例、感人的事迹,全面真实地从不同角度讲述了杨善洲一辈子忠于党的事业、为民谋利、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事迹,以纪实的手法真实再现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事业,是崇高的事业。在这样的事业中坚守一生,无论身居什么岗位,都会成就伟大;无论历程怎样艰辛,终将书写传奇。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1951年参加工作以来,他一心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带领百姓在贫瘠的家园播撒幸福的种子。他以一生的忠诚和执着,守卫一名优秀党员大公无私、艰苦奋斗的精神高地,演绎一位领导干部清正廉洁、淡泊名利的公仆情怀。他两手空空离开那片他奋斗了一辈子的土地,留下一名共产党员的卓然风范和浩然正气,留下身后悠长的思念和由衷的敬佩。

  “我们奋斗一辈子,不就是为了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有一个幸福的家园吗?”这是杨善洲坚守一辈子的理由,也是他奋斗一辈子的写照。坚守一辈子,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前半辈子,杨善洲身在其位,手中有权,权只为老百姓所用。几十年里,杨善洲不知为多少群众“散过钱财”,帮多少百姓解过忧困,自己一家却始终过着清苦的生活。妻儿户口留在农村,二三十年无力盖起一栋新房,三个女儿靠不上他一点关系,因为“他当官是为国家当,又不是为我们家当”。无情未必真豪杰。几十年里,杨善洲自感愧对早年守寡的年迈母亲,愧对含辛茹苦勤俭持家的老伴,愧对每天上山种地、喂牛、打猪草的女儿女婿,愧对开着农用车跑运输的孙子们。为此他伤过心,流过泪,但在公私之间、家国之间,作为“人民的干部”,他深知自己必须担负比常人更大的责任,经受比常人更多的考验。

  奋斗一辈子,需要坚忍,更需要激情。后半辈子,杨善洲离开领导岗位,发挥余热,全心为群众织就一片绿荫。从不为家人办事、不为家乡办事的杨善洲,信守“退休后给家乡办一两件事”的诺言,白手起家,捡果核做树种,在荒凉的大亮山上营造起几万亩林木,为乡亲开辟致富的道路,把价值数亿元的林场经营管理权无偿交给国家。在他日渐衰老的身体里,始终燃烧着尽党员职守、为群众谋利的火热情怀。

  在历史的长河中,一辈子很短,用它来求取物质的享受和个人的利益,生命如随水而逝的落花,留不下一丝痕迹。把个人的奋斗融入人民的利益,一辈子很长,会以他人的幸福滋养追求,在后人的追忆中延续生命,在岁月深处写下崇高。

  今天在学习杨善洲的同时,我想到我们水利人何尝不是这样的坚守、这样的奉献?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履行着自己的职责,不叫苦不喊累,当其他人在享受儿女情长和天伦之乐时,我们放弃了与家人的团聚,满怀对父母、妻儿的愧疚之心,以所段为家,守护一渠清水,服务万家农户。测流、量水、巡堤、收费......踏踏实实工作在基层一线,为了灌户的需要,为了大地的丰收,抛洒了青春也收获了希望。当我们漫步田间地头,看到庄稼红肥绿瘦,顿觉这一切都值了。

  社会上流行一种说法,把工作在水利一线的职工叫“跑渠汉”,我想说正是有了我们这些常年工作在水利一线的跑渠汉的无私奉献,才换来了河套水利和河套农业辉煌发展的今天。在这里我要为我们水利人点赞!


永济管理局南边所  罗晓芳

责任编辑:李璞

<上一篇平凡的真情

河灌水发中心手机网站

河灌水发中心公众号

联系我们 | 免责申明
版权所有: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   蒙ICP备07500273号
联系电话:0478-8700366   电子邮箱:hgzjslb@163.com   地址: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新华西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