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干”精神激励着新一代的水利人
我出生在一个水利家庭,我的父亲是老水利人,从小我就受到了水利人艰苦奋斗精神的熏陶。在儿时的记忆里就都是和水利有关的人和事,也许从那时就注定,我也要加入水利这个行业。父亲常对我讲起他刚工作时被分配到管理段,负责基层工作时的场景。那时候的工作环境十分的艰苦,但是人们依然对工作充满了热情与干劲。由于当时测量设备的落后,每年冬、春都要进行渠道和地下井测量的工作。每到开始测量的时候,人们都穿着厚厚的棉衣,沉重的大头鞋,背着水准仪步行测量,从早到晚,一干就是一个多月。那时,灌区的各个角落都曾留下了老一辈水利人奋斗的脚印。虽然,父亲现在已经退休了,但是只要讲述起曾经奋斗在水利战线上的故事时,依然是那么的神采飞扬。我相信,我的父亲只是万千水利人的一个小小缩影,还有更多的水利人继续传承着敢想敢干、苦干实干的“总干”精神。
今天,我们翻开那辉煌的一页,在这里一起回顾那个战天斗地的年代,就是为了继承我们的前辈,吃苦耐劳、苦干实干、不畏艰辛的优秀品质,并将其发扬光大。当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重温那段岁月时,当年开挖总干渠、总排干的一场一景、一言一行听起来那么真切,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1975年,我的母亲在五原县车站小学教书,正好赶上全县号召支援开挖总排干,她也经历那段难忘的岁月。母亲说当年全民大战总排干,男女老少齐上阵,学校里年轻力壮的教师都去了一线,支援开挖总排干。在他们帮扶的村子里,从十六七岁的小孩到六十岁左右的老人都要参加,渠沟里黑压压的一片,人们肩背担挑,奔走不息,干得热火朝天,场面十分壮观。
母亲笑着说,那时,每天天不亮就出工,收工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在村子里住了一个多月,到临走的那天才知道村子长的是什么模样。天气越来越冷,仗越打越硬。人们一天都的干十几个小时,有的人,双手磨出了茧,肩上磨出了的泡。但是,没有一分人不干活,没有一个人当逃兵。就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靠着人们齐心真干、苦干实干的精神,仅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就完成对总排干扩建和疏通的任务,开挖土方达1150多万方,也许大家对这样一个的数字没有概念,那么以我们河灌总局这座大楼来讲,高86米,平均每层建筑面积约1300多平米,我们的父辈生生的用他们的肉身在这两个月里,扛出了相当于100个水务大楼体积的土方。
开挖总排干的故事虽然离我们已经远去,但是留下的“总干”精神,却在我们巴彦淖尔水利人的血液里默默的流淌,激励着我们新一代的水利人接过水利前辈们的熊熊火炬,勇往直前。
河套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苗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