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 > 灌区水利文化 > 文学创作 >
上善若水 我的水文梦
来源: 时间:2015/04/15 点击: 【字体:
上善若水 我的水文梦

 
  作为一名水文工作者,对水我充满了敬畏。  

  水,无处不在,天上地下都有水的身影。水,是生命的血肉,万物的灵魂。水,每时每刻,都在大地的一切时空里穿行。  

  然而,我的工作对象就是水,我的梦就在水文的河流里延伸……

  大家都知道,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意思是说人类最美好的品格、最高尚的情操应该像水一样。水,滋养万物、造福万物却与世无争。这就是上善若水的基本意义,这也是水文人精神品质的真实写照。

  水,勇往直前,绝不退缩。无论前面一坦平阳还是万丈悬崖,水都会义无反顾,一往无前;无论前进路上有多少蜿蜒曲折、有多少顽石阻挡,水都会冲锋陷阵。在水的字典里,没有畏惧和退缩。水文工作是寂寞的,是水的品质给了我挑战的勇气。我一个同学,当年与我以水文行业临时工身份被安排到水文测站工作,但一周后他选择了放弃,我问他为什么放弃?他说,他害怕一个人孤孤单单地呆在那里一辈子,害怕从那天起就拴在了连说话都没人的荒郊野地。我理解他的担忧,他的害怕,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我想到了,那些真正在基层测站工作了一辈子的老前辈们,他们真正具备了水的美德。在艰苦的年代,他们始终坚守被人遗忘的岗位,默默奉献自己的青春。向前辈们学习,品尝这份寂寞带来的滋味,磨练自己乐于奉献,勇往直前的勇气。

  水,心胸宽广,容纳万物。天上的水,地下的水;无论来自哪个方向,来自哪座山头,只要汇聚到一起就会形成一股气势,向着江河,向着大海奔去。水文工作是繁琐的,是水的博大给了我勤勉的胸怀。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早上八点的水位观测、测流量水、采沙、蒸发、水温、雨量等等都是缺一不可。那一页页图纸,一张张表格,都是基层水文人每天不间断积累起来的宝贵资料。正是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积累,为每年的防汛工作好做了充足的准备,为保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有力的保证,就是这样繁琐复杂的工作,体现的不仅仅是热爱这份工作的坚持,更体现了水文工作者滴水穿石,忘我奋进情怀。

  水,与时俱进,不甘落后。水每天和日月一起行走,和时光一起流行,所以,水永远年轻和时尚。岁月乘着水的波浪流逝,水非常懂得珍惜今天,它一路留下的足迹就是永远向前、向前、向前!这就是水每天孜孜不倦的追求。水文工作是发展的,是水的执着给了我进取的梦想。时代的发展,给我们21纪的水文人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比如,水文地位的进一步明确,各种高科技信息化设备的应用,服务领域的进一步拓宽等等。很多水文的天地都需要我们去掌握、去开拓、去描绘更新的蓝图。

  今天的水文,给了我们更多美好的梦想。梦想是什么?在卖火柴的小女孩脑海里,梦想是妈妈温暖的怀抱。在军人的眼中,梦想是夺取胜利,天下和平;而在我们水文人的心里,梦想是风调雨顺,人水和谐。
上帝没有给我翅膀,却给了我一颗会飞的心,一个会梦想的大脑。有人说,透过一滴水能看见大海,一滴水就是一个海。而在水文世界的海洋里,每个人都是一滴水,在每个人的身上,都涌动着水文的灵魂,折射出人性美的光辉。上善若水,说的正是默默付出,超越自我,永不静止,追求创新的水文人。

  作为一名普通水文工作者,愿做一滴绿叶上的甘露,融入水文这壮丽的青山,汇入水文这浩瀚的大海;用我的平凡和渺小,用我的忠诚和真情,共同托起水文事业的船舶,扬帆远航,向着未来、向着辉煌,放飞水文梦想!


水文局   孙国华

责任编辑:李璞

河灌水发中心手机网站

河灌水发中心公众号

联系我们 | 免责申明
版权所有: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   蒙ICP备07500273号
联系电话:0478-8700366   电子邮箱:hgzjslb@163.com   地址: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新华西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