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 > 灌区水利文化 > 文学创作 >
做一个平凡的水利人
来源: 时间:2015/06/02 点击: 【字体:

做一个平凡的水利人
 

                   
  贾瑞,我的好姐妹。1992年毕业于临河水校。同年9月被分配到总排干第一管理所工作。1994年春,她和丈夫主动申请到偏远基层的黄济段工作 ,这一去就是6年。直到1999年,女儿到了上学的年龄才不得不调回管理所工作。

  刚到基层工作的时候,条件十分艰苦,黄济段地处偏远,房屋陈旧,没有自来水,没有有线电视,离最近的村庄也有好几里地。赶上刮风下雨,一家人只好窝在家里,看着窗外发呆。当时,正值总排干沟扩建整修,挖出的淤泥像一条长蛇横亘在眼前,遮挡了眼前的一切,人几乎变成成了井底之蛙。但她没有后悔,有丈夫和女儿的陪伴,什么困难都可以克服。说从城里来了一对夫妇,好奇的村民们专门来看热闹,大家议论纷纷:放着好好的城里不呆,跑到这儿干什么?是啊,谁不想呆在城里呢?可我们的基层需要人,更需要像他们这样有文化的年轻人。

  测流量水,取送水样,传递水情,同样的工作一周要重复好几次,这对于二十几岁的他们,得有多大的勇气才能坚守这份单调和乏味啊,得他们坚持下来了,一干就是好几年。一开始,测流要两个人配合才能完成,渐渐地,贾瑞一个人就能独自撑船作业, 工作干的得心应手。有时遇上刮风下雨,没法骑车,她就一个人肩扛测流杆,手提测量桶,步行到南北两岸几公里远的地方测流取水。往返绕程,从未间断过,保证了资料的准确性。

  孩子小的时候,因为没有亲人在身边,平时工作只能把女儿带在身边。有一年连降大雨,当时排干水已涨到30多个流量。大水漫过旱台,所里需要第一手资料。没有办法只好将孩子放在测流船里测流。孩子不知道危险,还高兴地手舞足蹈。有时候她趁孩子熟睡时去测流,回来时孩子已经跌在地上嚎淘大哭,脸上鼻子一把泪一把。作为母亲,孩子的哭声揪着贾瑞的心。常常是女儿哭,她也哭,哭完了继续工作。几年中,伴着汗水和泪水,女儿长大了,他们对工作的热情却始终未减,通过不断的摸索努力,总结经验,贾瑞打破了以往用手抄整编资料的格式,采用电脑输入数字的方法,具备了整编速度快,易于修改的优点。业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而且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黄济大断面的水文资料几乎每年都是最好的。

  在段里工作的那些年,为了提高职工福利,单位鼓励基层职工搞养殖业和种植业,他们就积极响应,盖圈舍,养畜禽,种玉米。开发点房外的空地种蔬菜,因为没有农具种地,只能与村里人工顶工,白天没时间,晚上别人休息了,他们接着干。因为太勤快了,村里人给她起下了个绰号叫“不息响”。 因为太苦了,贾瑞落下了风湿病。直到现在还时不时的关节疼。

  2003年,局里开展“大干四十天集体劳动”,她没有耽误过一天劳动。白天干完活,已经很累了,下工后还经常帮段里的职工拆洗被褥、浆洗衣服,有时回去早了,还帮助炊事员烧火做饭、刷洗碗筷、打扫卫生。她是个闲不住的人,干什么像什么,因为她认为:只有做好自己,才能问心无愧。

  一个人做好一件事不难,难的是做好许多事。贾瑞就是这样一个能把许多事做好的人。测流量水、种植养殖、党建工作、水质监察、工青妇,凡是单位安排她的工作,她样样都能干好。有付出就有回报。她的工作实绩得到了局、所两级领导的认可,为之也赢得了不少的荣誉称号:94、95年被管理局评为先进工作者;96年被管理局评为“劳动致富状元”;98年荣获巴盟妇女环保“二十佳”光荣称号;2OOO年被河灌总局推荐为自治区“三八”红旗手;她不断学习,充实自己。她从中专学历到大专学历,再到大学本科学历,在人生道路上,她没有停步不前,而是不断进取,积极向上。

  贾瑞,只是许许多多水利女职工中普通的一员,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踏实工作,尽心尽责。谁又能说她只是普通的一员呢?河套水利不正是有了像贾瑞这样的一代又一代水利人的共同努力才有了今天的繁荣发展吗?“总干精神”,不是因为有了她们,才得以发扬光大吗?

  我们是平凡的水利人,我们为我们是平凡的水利人而感到骄傲!

 

解放闸管理   杨莉

责任编辑:李璞

河灌水发中心手机网站

河灌水发中心公众号

联系我们 | 免责申明
版权所有: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   蒙ICP备07500273号
联系电话:0478-8700366   电子邮箱:hgzjslb@163.com   地址: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新华西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