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己的生命之光续写治水人奋斗的篇章
有人说“播散一粒种子,种下一片希望;播撒一个榜样,收获一份力量”。身为一名党员,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党员的先锋模范带给我们的激励和鼓舞。在我的身边,就有这样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从他的身上我体会到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深刻含义。
他就是我们永济干渠管理所养护公司的经理郭玉平同志。54岁的他有着38年的水利工作史,其中34年都是工作在基层第一线,在养护公司的十余年内,面对条件艰苦、任务繁重的养护工作,他带领着养护公司的职工用铁锹、铁镐,续写出治水人奋斗的篇章。
有养护公司职工的经历,再苦再累的活也都“微不足道”。阳春三月,春寒料峭。干冽的冷风夹杂着沙尘吹在郭经理和养护公司职工们的脸上。护河大堤两侧的衬砌板上,他总是第一个扛起铁锹,第一个站在堤下,第一个挽起裤脚站在水里。戴着磨穿露指的手套,忍着皮肤干裂的疼,为了抢在行水前及时完成春季维修任务,他不怕劳累,不管天气如何,整日都颠簸在永济干渠的大堤上下。
天气冷、段落长、面积大、取水难,经费短缺、设备简陋,一台使用了10余年的四轮车,陪他们一起战斗在延绵20多公里的衬砌渠道。一块衬砌板150多斤,陡峭的斜坡让人在搬运中不得不小心翼翼。磕磕碰碰早已是家常便饭。一个春季维修下来,他们每个人手上、身上总得添一些伤痕。养护公司建立14年了,十四个春夏秋每年3次衬砌渠道,全面检查维修,他带领着他的职工,在堤上堤下留下无数脚印,一把铁锹,一把大铲,一根撬棍,他们用自己的双手,修整着大堤上下一处处的不平,排除了一个个可能酿成险情的安全隐患。14年来,他怀着朴实的工作作风,依靠坚强意志与奉献精神的支撑,感染着他身边的每一个人。
一个多月的春季衬砌渠道维修终于结束了。还没有放下维修工作的疲惫,他又带着他的养护队伍在干渠两岸架起了水泵,新一轮的植树造林轰轰烈烈的展开了。为保证新生幼林的成活率,年累计浇水13轮次,全部提水灌溉。炎炎烈日下,伴着发电机的轰鸣,他又穿梭在干渠大堤上,油污和泥浆像迷彩装扮起了他。灌溉是有连续性的,起早贪黑、通宵达旦也都习以为常了。由于林带的地势位置高,跑水特别严重,一天下来,光是围堵打坝就足以让他们每个人精疲力竭了。
为了不影响堤岸上的交通流畅,他和所领导设计加工了,用4根钢管组合成的过水设施,重达350多斤。每次倒水泵都要把它从四轮车上抬下抬上,一天要倒十几次。他与他的养护职工一起同甘共苦,将汗水洒遍了永济干渠两岸的每一寸林地,运苗、挖坑、培植、灌溉、抹红、涂白、修剪、打药无一处没有留下他的身影。
五一节到了,他的家人要去外地走亲戚,因为灌溉任务重,他只能歉意的跟爱人请假:你们过五一劳动节,我们劳动过五一节。当爱人回来,与他一起分享亲人团聚的照片和视频的时候,他在心里默默的说:为了你们明天不受苦,我今天辛苦一点,值了。辛勤的劳动终有回报,永济干渠上下几万株树长势喜人,一列列、一排排护岸林带守卫着这条,给巴市人民带来丰收和希望的生命之河。
我 们有着无数个像郭玉平同志一样的水利基层干部,他们朴实无华、他们兢兢业业,他们用无数事迹谱写出一部,河套人民治水兴水事业的赞歌。他们和我们一起奋战在大渠两岸、用自己的生命之光续写着治水人新的篇章。
永济管理局 白昕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