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 > 灌区水利文化 > 文学创作 >
守望 相助 尽责 圆梦
来源: 时间:2015/09/29 点击: 【字体:

守望 相助 尽责 圆梦
 

  守,就是守好家门, 守好精神家园;望,就是登高望远,有大局意识;相助,就是树立互助和谐的思想,创造美好生活。这些似乎起来有点浮夸而不实际,下面,让我用我们排水人的实际行动来诠释这些字眼吧!

  回首往事,老一辈水利人用他们的大无畏的精神挑战洪水、改善盐碱;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开挖257公里总排干和230公里总干渠,为河套平原的水利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这就是2012年市委提出学习的“总干”精神。总干精神像黄河水一样,源源不断流淌在河套大地上,成为我们水利人、巴彦淖尔人民学习的榜样。我们的先辈给我们留下了这么丰富的精神财富,他们期望我们能在坚守岗位,毫不懈怠的守护的同时,能将排水事业发扬下去,开辟出一片新天地。所以,近年来,五所的职工积极参加各种学习,许多人报考了函授成人学习,还有的通过了注册监理工程师和注册二级建造师的考试。他们明白,只有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才能将水利人“创业、进取、拼搏、实干、奉献”的精神发扬光大。这就是“守望”。

  排水局的基层单位大都处于荒郊野外,工作生活环境相对较差,这时候,保持饱满的工作激情,构建和谐的所站是至关重要的。五所女职工较多,人们常说女同志多的地方不好管理,但在五所却不存在这个问题。“巾帼何必让须眉,谁说女子不如男?”在大断面测量内业工作中,将工程图纸细绘,勾勒蓝色之波;在工程管护时,不畏脏累,形成标准堤背;在植树造林时,环保姐妹彰显生态家园。她们并不想表现什么,只是想和大家一起齐心协力共同应对一切难题,从而使五所形成上下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工作氛围。这就是“相助”

  爱岗敬业、尽职尽责不是一句空乏的口号,自1994年参加工作以来,我逐渐明白,所谓的风光、清闲只是人们对我们的误解,我们的责任不是喝茶、看报混日子。

  去年,我们所长身患严重的腰肩盘突出,由于工作繁忙,没法去医院治疗,只能边工作边输液,每天早上6点先去小门诊打点滴,然后回单位工作,由于医疗条件差,有时候药物过敏,浑身浮肿,奇痒难耐。即使这样,他依然拄着拐杖上班。大家劝他休息几天,他却说:单位事儿多,走不开啊!坚持几天就好了。就这样坚持到了年底。我想这就是尽责。

  刘瑞林,乌毛计段段长,家里只有他一个人上班,妻子没有固定工作,小孩要上学,父母需要照顾,但他很少请假,一年到头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提闸、放闸,工作看起来简单,可指令就是命令,风天一声土,雨天两脚泥,他和他的同事们,就是这样一天一天用时间丈量着从家到段、从段到闸的距离,一走就是十几年。这还是尽责。

  随着排水职能的转变,水质监测工作成为五所的重点工作。2014年以来,为保证水体安全入黄,五所又承担起了8个取样断面的水样采集任务,为保证水样能及时送达水文局进行化验,安排了专人进行采集水样,采样断面情况比较复杂,安全系数低。有的取样处水流湍急、有时候风速大,人在水边很难站稳,比较危险。有时候任务急,要连夜赶路送水样。但他们从来没有叫过苦,因为他们明白这也是职责。

  其实这些事迹在我们排水工作中是数不胜数,不胜枚举的,从一所的闫劳模、光林的赵宝军、二所的杨培军一直到常年坚守在第一线的红站的全体职工们,他们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没有可歌可泣的故事,但是他们的坚守,他们的奉献,却已经谱写出了一曲动人的排水之歌。

  “守望、相助、尽责”是为了实现我们排水梦,那就是“天蓝、地绿、水清、人和”的生态梦。让我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带着守望的心,凭着相助的力量,尽责的完成每一项工作,去圆我们的排水梦。
 

                           排水局五所  张霞

责任编辑:李璞

河灌水发中心手机网站

河灌水发中心公众号

联系我们 | 免责申明
版权所有: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   蒙ICP备07500273号
联系电话:0478-8700366   电子邮箱:hgzjslb@163.com   地址: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新华西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