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褪色的人生
来源:
时间:
2016/07/15 点击:
次
【字体:
大 中 小】
永不褪色的人生
参加工作的头几年,单位组织专业技术培训,记得一天中午下课了,单位新分配来的同事柳帅家中有急事,急着回去,他说,早点回去,办完事,回来还不误下午张工的课,这位积极上进的年轻小伙口中的“张工”,就是被红站人称为机电运行“活档案”的张明生。
张工在红站搞培训时,几乎没人缺课,他讲过的内容,就连很笨的我,也能明白很多知识。培训时他总是备一根长长的木棍,把讲过的设备线路图让每人都去到实地,用长棍一项一项指给大家看,并随时“考问”我们。真是想不会都难!对于那些技术骨干,他也总是会在课后,给他们讲解更深层次的图纸和学习内容。
张工在红站的这些年,编写了100多万字的教材,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对机电运行设备掌握精准到位,但大家可能都想像不到,张工并非有多高的学历,只是初中毕业,正是干一行爱一行的品质让他能够成为这行业的佼佼者。好多新的技术,都是通过刻苦自学而来的,也使他成为了当之无愧的水利工程师。
2010年,已经退休的张工,被返聘回红站,挑起了红圪卜排水站一站更新改造技术工作的大梁。他细致的安排工作:首先编写教材、方案、安全注意事项等;然后开始培训学习,不会的请教厂家技术人员。我看到花甲之年的张工,又开始了新的学习内容,他开始学习操作电脑,打字、整理档案、查阅、下载资料等,像刚上学的小学生一样,学得特别认真。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他对安装的职工们说:“你们尽管干,有责任我来担”。张工白天在工地盯着,晚上写总结,完工10天后,一份数万字的总结就摆在了站领导的案头。在我们的心里,他就像是我们的自家长辈,可亲可敬。但张工在生活中总是尽量不麻烦别人,有一次我碰到张工洗衣服,想帮他洗一下,他推说:“我自己还能洗,不用麻烦你们”。
常听站里的同事说起:在1999年4月,国家政协原副主席钱正英第三次来红站视察时,张工负责介绍站里的运行情况,由于张工对站里设备的充分掌握,视察中有半个多小时的时间,钱老基本是在和张工对话,张工根据多年的运行及学习经验,对钱老的提问对答如流,且实事求是。
最近,我在站里又看到了张工,接近耄耋之年的老人,精神依然矍铄,虽然没有工作安排,他出现最多的地方还是机房,因为站里正在对3、4号水泵进行技术改造。那一刻,我明白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真实含义。
张工传递给我们的就是永不言败、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人生态度。就像一个礼物,里面比外面珍贵,内容比包装珍贵!
受人尊敬的永远是人的精神品质,张工彰显的是永不褪色的人生!
排水事业管理局 施向玉
责任编辑:李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