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 > 灌区水利文化 > 文学创作 >
漫谈河套水利文化的作用
来源: 时间:2013/05/02 点击: 【字体:

  在中央提出发展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以及自治区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大区、巴彦淖尔市提出建设文化大市的时代背景下,河灌总局及时提出“建设水利文化、构建人水和谐”的目标,体现了水利行业与时俱进的精神。河灌总局系统把水利文化建设作为水利事业建设的重要任务和内容,意在以水利文化的发展促进水利人素质和水利行业品位的提升,通过整体形象的塑造促进水利经济的繁荣,这无疑是一项以文化聚人气、以服务创效益的健康发展战略。那么,水利文化在水利建设中具体起怎样的作用,就成了一个颇值探讨的话题。笔者认为,水利文化的作用应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水利文化是塑造水利人文精神的着力点

  水利文化是人们为了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在水事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心理行为的反映,它是在以水利为中心形成的物质文明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精神文明。作为一种行业文化,它和其它文化形态一样具有自己内在的基本特征。建设水利文化的主旨就是要提炼其内在的科学价值取向,通过深入挖掘水利文化的内涵,理清水利文化的脉络,整合水利文化资源,吸取水利文化精华,形成一种引领思想、凝聚人心的统一意志和精神动力。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追求形式越来越多样,内容越来越丰富,品味越来越高档,这种文化观念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也让理想和信念及价值观、人生观中一些美好的东西受到了挑战。与此同步,在物质生活快速改善的情况下,水利人也会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更高的期望和要求。为了让水利行业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成为水利人意识的主旋律,我们有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力气,通过建设水利文化来重建水利人的精神支柱,构建水利人的精神家园。如果不对水利文化加以建设和发展,维系水利人的精神纽带和凝聚力就会被削弱。只有繁荣水利文化,让水利人既成为水利文化的创造者和生产者,又成为水利文化的拥有者和消费者,才能给水利人带来事业归属感和行业自豪感。只有挖掘出最能体现水利行业精神风貌的文化精华,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用鲜明的行业特点和时代性去增强水利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去教育和熏陶水利人,引导水利人的思想观念,才会有效地促动水利人进一步认识河套水利、热爱河套水利,树立起执业为民、建设河套水利的志向,才能激发水利人爱岗敬业和乐于奉献的精神,使水利人拥有和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振奋的精神状态、高尚的道德情操,从而体现出积极向上的水利人文精神。

  二、水利文化是建设和谐灌区的润滑剂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和高度出发,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化建设具有独特的基础性、先导性意义。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水利行业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努力去发展与之相适应的富有时代特征和行业特色的文化,是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具体到河套灌区,水利不仅是发展经济的依托,而且是保护生态环境的第一道屏障,出于水利的这种基础地位,河套水利文化的先导作用就更加突出。把水利文化建设放到和谐建设的大背景下去分析、去谋划、去把握,充分发挥水利文化在和谐发展进程中的润滑作用,就成了建设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有利于子孙后代的锦绣河套的需要。单就产业发展而言,加强水利文化建设也是十分必要的。没有水利文化的支撑,产业发展就会少一份生机,有了水利文化的注入,产业发展就会更有活力。因为通过构建健康向上、协调发展的水利文化,用从中汲取的深刻昭示去指引未来,可以强化人们保护水资源、珍惜水资源的意识,从而营造出和谐发展的文化氛围,奠定建设和谐灌区的精神基础,形成文化与产业两翼齐动的健康发展机体。                                         

  三、水利文化是振兴水利事业的助推器

  当前,事业与文化的联系日益紧密,事业成了文化之本,文化成了事业之魂,昨天的文化成了今天的品牌,今天的文化就是明天的品牌。在这种文化与事业一体化发展的新形势下,无论一个地区还是一个行业,如果没有文化底蕴,没有文化的引领,没有文化的持久推动,就会落后。文化已经成为综合实力的重要构成因素,也日益成为衡量发展后劲的重要标志。促进文化与事业融合互动,推动文化与事业协调发展,已被证明是加快发展步伐的成功模式。同样,反映水利行业基本特征的水利文化,对于激发水利行业的活力也具有能动的促进作用。如果说水资源是水利行业物质力量的代表,那么水利文化就是精神力量的代表,它能以精神财富的身份增加水利事业中无形资产的价值,并以其影响力、辐射力和带动力促进水利行业综合实力的提高,为水利行业的发展和水利事业的全面进步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如果没有水利文化的助推,水利事业就难以上到高层次;如果缺乏文化含量,发展起来的水利事业也是不全面的。只有把水利文化发展放在与水利事业发展同等的高度,水利综合实力才能不断增强。特别是在河套水利事业处于跨越式发展阶段的今天,我们通过挖掘水利文化底蕴,实现水利与文化完美联姻,让潜在的文化资源力量转化为发展水利事业的优势,其作用就更加显示出无可替代性。

  四、水利文化是发展水利经济的软实力

  放眼经济圈,文化与经济相互渗透、互相交融、互为条件、共同发展的态势已经形成。从经济的角度看,“经济文化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一个良好的经济体必定是以文化作底蕴, 用文化作包装的。从文化的角度看,文化在保持其意识形态属性的同时,“文化经济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经济增长中文化的推动力越来越重要;经济效益中源于文化的附加值越来越多;经济发展中文化的形成壮大越来越成为新的增长点;文化资源在经济竞争中的基础地位和重要作用越来越突出。在水利行业中,文化对经济的影响同样不可低估,其影响力同样值得重视。水利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水利文化的参与和支持,水利文化的兴盛必然伴随着水利经济的繁荣。如果说水利经济是“形”,那么水利文化就是“神”,只有二者相互融合、相得益彰,才能神形兼备,充满生机和活力。当前我们的水利经济正从单纯的农业水利经济向多元水利经济发展,在这一转折时期,我们对水利文化的价值判断也应重建,不仅要认识到水利文化是水利精神的火炬、是水利人奋进的号角这一精神层面上的作用,还应把水利文化视为拉动水利经济的软实力。水利文化是水利与文化完美结合的产物,是水利经济的根基所系,对内而言,水利文化的注入会给水利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它能调节水利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协调各项工作良性运行。对外而言,它可以塑造出底蕴深厚、外观完美的水利行业形象,能够为水利行业提高知名度、扩大影响力、赢取美誉度,进而会吸引有识之士投资开发水利。可见,无论对内对外,把水利文化称为水利经济的软实力都无可辩驳。

  总之,水利文化在水利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时代精神的孕育下,水利文化必将奏出创新、奋进的旋律,为繁荣和发展河套水利事业打开新的局面。

责任编辑:李璞

河灌水发中心手机网站

河灌水发中心公众号

联系我们 | 免责申明
版权所有: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   蒙ICP备07500273号
联系电话:0478-8700366   电子邮箱:hgzjslb@163.com   地址: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新华西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