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 > 灌区水利文化 > 文学创作 >
乌兰布和灌域工程措施作保障农户浇好关键水
来源: 时间:2009/08/03 点击: 【字体:

乌兰布和灌域工程措施作保障农户浇好关键水

  今年入春以来,乌兰布和灌域一直未形成有效降水,是近20年来降雨量最少的一年,累计降雨不足10毫米。进入夏季,晴热高温少雨天气持续出现,加之进入七月份黄河来水减少,灌溉水源供水能力严重不足。三因并现,使得灌域内土壤墒情总体较差,亩均灌溉用水量明显增大。在旱情严竣的形势下,乌兰布和灌域因年内投入1065.5万元用于以节水改造为主的民生水利工程建设,投入38.3万元用于春工岁修养护,有效的提高了灌溉水利用率和水量实时调度、调控能力,增强了防旱、抗旱、避旱、减旱能力,保障了关键时期连续、可靠供水,让农户浇好了关键水,从而保证了各类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为灌域内粮食丰收奠定了基础。

  一是浇好了小麦拔节水。拔节期是小麦生长量较大的时期,这一时期是小麦生长期内重要的转折点,水分的丰缺,对小麦的产量影响极大。水分不足不仅影响亩穗数,更重要的是影响小花分化发育,并引起大量小花退化。乌兰布和灌域在工程措施的保障下,适时增大引水量,让农户浇好了拔节水,土壤水分得以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70%~80%,保证了小麦的正常生长。

  二是浇好了小麦灌浆水。小麦的挑旗期是新陈代谢比较旺盛的时期,随着气温的升高,水分的消耗量加大,日耗水量达到生长期内的最大值。此时如果水分供应不足,会引起大量有效小花退化,降低结实率,严重影响叶片寿命和光合作用强度,以及营养物质的运输和积累。为了保证小麦正常发育,乌兰布和灌域管理局依托工程措施,采取高水位、大流量运行方案,让土壤湿度保持在了田间持水量的75%左右,使小麦得到了良好灌浆。

  三是浇好了麦收水。非套种玉米苗期需水量较少,抗旱能力较强,但麦田套种的玉米由于与小麦共生期较长,青苗生长不壮,再加上麦收期正值高温季节,土壤缺水,此时株苗很容易萎蔫。由于工程措施到位,乌兰布和灌域在麦收之后浇了一遍“麦收水”,有效的解除了玉米“卡脖子旱”。

  据实地调查,今年乌兰布和灌域特别是沙区灌域小麦平均亩产量比上年提高10%-20%,过去亩产小麦800斤左右的土地今年可上到千斤,用水农户都说“在过去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由于供水到位,农户交费积极,截至7月20日1260万元预算水费全部计收入库,占总预算水费任务的70%。


                   乌兰布和管理局   王粼

责任编辑:李璞

河灌水发中心手机网站

河灌水发中心公众号

联系我们 | 免责申明
版权所有: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   蒙ICP备07500273号
联系电话:0478-8700366   电子邮箱:hgzjslb@163.com   地址: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新华西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