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布和管理局番茄膜下滴灌技术研究见成果 乌兰布和管理局沙区灌溉试验站今年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内蒙古河套半干旱区粮食作物综合节水技术研究与示范》中,重点负责子课题三《田间高效输配水综合技术与示范》中的“番茄膜下滴灌技术”研究与观测任务,共种植番茄试验田2.5亩,设备配套及技术支持示范区32亩。目前,试验田番茄已完成第一次采收。通过两次测产估算,与传统技术种植的番茄比较,使用膜下滴灌技术可增产、提质、防病、节水。 乌兰布和管理局 王粼
一是可增产。使用膜下滴灌技术种植番茄,其灌水不受客观条件限制,全生育期一般可灌水8次左右。而传统技术种植番茄,仅灌水3次左右。特别是在浆果膨大期因害怕浆果泡水腐烂不予灌水,更影响番茄的高产。另外,采用番茄膜下滴灌,在其全生育期,化肥全部随水滴施,水、肥直达作物根部,极利于吸收。经测算,使用膜下滴灌技术种植番茄,其理论产值可达到8-10吨/亩,比传统种植方式增产20%。
二是可提质。使用膜下滴灌技术种植的番茄,因其能够适时补充水、肥等营养,有效防治各种病害,所以与传统技术种出的番茄相比,营养丰富,色泽鲜亮,个大且均匀,耐储运性强,品质有了明显的提高。
三是可防病。番茄因氮、磷、钾、钙等营养的缺失,会引起各种生理性病害。常见的番茄“黑头病”就是因番茄在浆果膨大期缺失钙引发的“脐腐病”。按需随水滴施氮、磷、钾、钙等营养肥,可有效防治番茄的各种生理性病害。
四是可节水。使用膜下滴灌技术种植番茄,因其通过管道输水直接滴水至作物根部,有效减少了灌水损失,全生育期8次灌水,每次仅需水18m3/亩左右,可大幅度减少灌溉用水量。
责任编辑:李璞
河灌水发中心手机网站
河灌水发中心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