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特管理局三湖河干渠添新绿 为响应总局“创新机制、绿化灌区、保护工程、富裕职工”的号召,乌拉特管理局三湖河干渠管理所创新机制、强化落实,2009年重点实施利用政府专项资金节水衬砌的干渠段落,以扎实的基础工作和后期管理使林木的成活率达到了98%,树木吐绿、植造整齐,为干渠增添了新景。
该所坚持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原则,今年首先实施了干渠三闸上下土地质量相对好、社会矛盾比较小的8.3公里段落。从3月22日开始进行林带整治,4月10日至16日,管理所、局机关干部职工开展了为期一周的造林活动,整理林带完成土方33422方,植造高杆19600株,单线长度达16.6公里。在植造过程中该所紧紧抓住四个环节、理顺一个机制:一是把好土地质量关。在精心选择宜林段落的基础上,组织专业人员勘测、放线,动用挖机、平地机等对林带进行整治,保证地面平整、垅堰完整。同时,为便于造林和日常管理,在造林段落整理标准化渠堤并上砂6公里;二是严把苗条质量关。多方联系苗条,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检测,好中选优,加强苗条临时储存和转移管理,确保了苗条不出问题;三是狠抓林木植造关。造林过程中聘请技术人员现场指导,挖坑深度、株距、行距、压土培土等,严格按技术规范进行,并立牌明确各段落的造林责任人,谁的段落出现问题谁负责,组织专人监督、验收;四是强化林木管护关。造林前预先在干渠中储水,购置、租赁了水泵、四轮车等设备,随栽随浇水。将林木的具体管护责任落实到人,明确浇水、剪枝、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日常管护标准和责任。目前已开展了浇水4次,涂刷防啃防蚜虫药、喷洒农药、锄草等后期管理工作。理顺一个机制就是激活职工造林和管护的积极性,在推进灌区绿化的同时为职工建造绿色银行。坚持“谁造林、谁管理、谁所有”, 按照“单位补贴、职工植造、产权归己、收益自享”的原则,将所植林木确权到参与造林的职工,签订林权合同,并积极协调办理林权证,鼓励职工自觉加强林木后期管理,保证林木的成活率。
今年乌拉特局加大造林力度,仅三湖干渠的造林和24.6亩育苗即投入资金329388元。加之其它管理所自植高杆10300株,枸杞、红柳3500株,发动社会力量在九排干沟等植高杆11000株,植造高杆达到了40900株,超额完成了总局核定的植造高杆20000株、育苗20亩的任务,造林力度前所未有,数量、质量也为历年之最。
乌拉特管理局 刘俊珍 张星
责任编辑:李璞
河灌水发中心手机网站
河灌水发中心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