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 > 灌区水利文化 > 文学创作 >
风雨五十载科研结硕果
来源: 时间:2008/08/04 点击: 【字体:

                    风雨五十载 科研结硕果

                              ——记水利部百所重点灌溉试验站---沙壕渠试验站
 
  沙壕渠试验站隶属河套灌区解放闸灌域管理局,是一个集水利科研与灌溉管理为一体的基层试验站。现有在职员工37人,其中高级工程师2人,工程师9人,经济师1人,会计师1人,在职人员的70%具有中专及其以上学历。该站是水利部确定的“全国百所重点灌溉试验站”之一,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内蒙古农业大学的“产学研”基地。是日本地球环境研究所、冈山大学、岐阜大学、爱媛大学、京都大学的合作单位。是巴彦淖尔市“文明单位标兵”、“青年文明号”、“五四青年集体”,总局系统“五个好”党支部。沙壕渠试验站先后独立或合作完成的科研项目共36项,其中有5项成果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4项获巴彦淖尔市科技进步奖,许多研究成果直接指导灌区生产实践。

  沙壕渠试验站现有自己的水、土分析实验室,配备了先进的分析实验设备,如国际尖端的时间域反射仪(TDR),紫外风光光度计、农田微气象观测站和地温速测仪,离子速测笔等。沙壕站现有7台奔腾四代台式电脑和4台笔记本电脑,各股段均配备电脑,并全部连成局域网而且连接国际互联网。拥有两层办公楼一幢,使用面积800平米,有固定灌溉试验场两处,占地2万平米。目前全站科研设备总资产达220余万元。

  为了进一步拓宽科研试验研究领域和渠道,扩大发展空间,沙壕渠试验站近年通过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加强基础设施和科研条件的改善,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等一系列措施,在科研试验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2004年到2008年四年中, 共争取回14项新的科研项目:其中2004年2项,2005年1项, 2006年4项,2007年4项,2008年3项。目前进行的科研项目有十三项之多(其中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项、水利部项目2项、科技部项目1项、自治区自然基金项目3项、自治区水利厅、科技厅项目4项),在沙壕站历史上是项目最多的时期,科研事业空前发展。

  在目前全国基层试验站普遍存在科研项目不足、科技人才流失严重的现象,而沙壕渠试验站却能走出科研试验低谷,主要得益于我们坚持走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的道路,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切实提高了集体研发能力,更重要的原因是,解放闸管理局党委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具体讲,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1、重人才,抓教育,提升研发能力。在解放闸管理局的支持下,近年几次从全局挑选优秀的技术人员来从事作科研试验工作。每年拿出3000-4000元为每个股室订阅相关业务书籍及资料,方便职工学习。三次派技术人员赴河南新乡参加了灌溉试验总站组织的“灌溉试验方法”培训。鼓励职工学习深造,近年站内专升本人员有14人。每年站内拿出4000-5000元表彰奖励各类先进,拿出3000-4000元奖励发表论文和文章的作者。

  2、重基础,抓建设、改善科研条件。改善基础设施和办公条件方面:在解放闸管理局大力支持下,近几年该站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在30万元以上。装修了办公楼,硬化了院落;更新了锅炉水暖设备,安装了洗浴装置;修建了卫生间,安装了电热饮水机;更新了办公桌椅,更换了电动大门。近三年用于购置电脑、投影仪、打印机等办公设备的投资在8万元以上。

  改善科研条件方面:近三年该站新增科研设备总价值近50万元。2006年提出建设试验场的申请后,解放闸管理局领导高度重视,多次调研后投资近20万元,支持沙壕渠试验站建成了总占地约30亩的灌溉量水试验场,结束了建站54年来一直靠租用农民土地作为试验用地的历史。试验场建成后,日本爱媛大学赠送了一套价值10多万元的农田自动气象站,并安设了自计水位仪等观测试验设备,试验场科研设施已基本完备。今年有两个项目在试验场内进行:一个是科技部项目《大型农业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关键支撑技术研究》中的小麦套玉米灌溉制度研究课题,一个是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河套灌区春小麦高产栽培节水灌溉制度研究》中的单种小麦灌溉制度研究课题。 2007年通过项目合作,又新增加总价值约16万元的仪器设备。

  3、重合作,多交流,扩大发展空间。注重与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进行联系、交流,洽谈合作事宜。利用试验站是中国社科院和内蒙古农业大学的“产学研”基地的优势,内蒙农大的研究生常驻该站,带来新仪器、新方法和新技术,农大教授也常指导工作。科研人员可以随时请教他们一些技术难题,向他们学习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开阔眼界,提高水平。科研人员吃苦耐劳、勤奋好学,高质量完成工作任务,给合作方留下了良好的印象,为后续合作奠定基础。通过广泛的对外宣传和交流,为该站长远发展创造了和谐的周边环境。

  4、重激励,抓宣传,吸引合作单位。为提高单位知名度,制定了发表文章、论文奖励制度,鼓励干部职工撰写学术论文、信息稿件等踊跃投稿到各级刊物。多次派人外出参加学术交流会议,进行技术交流,宣传试验站科研成果。2006年该站研制的文丘利自动量水设备通过鉴定后,杭后电视台、巴市电视台、内蒙电视台均进行了相关报道。还印制了沙壕渠试验站、文丘利量水设备彩印宣传册,在各种学术交流会或外面专家来站时发放,扩大对外影响,提高知名度,为争取更多科研项目奠定了基础。通过宣传,效果显著,自治区水利厅已决定在今年开始的节水改造工程中推广应用文丘利量水设备280多套。

  沙壕渠试验站近年来的工作得到了各级部门的肯定和认可。2003年试验站晋升为盟级文明单位;2004、2005和2006年被评为全市水文工作先进集体;2004、2005和2006年连续三年在解放闸管理局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中取得全局所站第一名的好成绩。2005年站支部书记张义强获得了“内蒙古自治区青年科技创新”二等奖,并被评为巴市劳动模范。近三年站内科研人员在各级刊物上发表论文20多篇。2006年4月,沙壕渠试验站作为全市水利系统唯一入选单位被巴彦淖尔市宣传部、团市委、市青联等八个单位联合授予巴彦淖尔市首届“五四青年集体”荣誉称号。

我们相信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全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沙壕渠试验站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沙壕渠试验站  刘宏云 张云

责任编辑:李璞

河灌水发中心手机网站

河灌水发中心公众号

联系我们 | 免责申明
版权所有: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   蒙ICP备07500273号
联系电话:0478-8700366   电子邮箱:hgzjslb@163.com   地址: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新华西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