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 > 灌区水利文化 > 文学创作 >
永济灌域秋浇工作进展顺利
来源: 时间:2008/10/28 点击: 【字体:

永济灌域秋浇工作进展顺利

  9月10日,永济灌域秋浇工作顺利展开。今年,该灌域计划引黄秋浇面积为173.7万亩,种植结构与去年相比;小麦面积35.41万亩,玉米45.75万亩,葵花56万亩,番茄17万亩,瓜菜12.5万亩,夏秋杂田比去年减少,粮经比例为47:53,且经济作物结构较为复杂。截止10月19日,永济灌域实引水量3036.5流量日,总灌面积175万亩,灌溉效率为366亩/流量日。

  今年永济管理局重点采取八项措施保障秋浇工作顺利展开。一、立足早浇,控制用水。9月10日提前开灌。从9月10日开口后即采取措施“控制开关口时间,控制引水量,控制予留干地”的总量控制配水制度,各所要按照管理局安排的总体计划将时间、水量、予留干地等分解下达到各直口渠上,各级政府及群管组织依此与各用水小组签定用水合同,提前预留干地,来年春灌。二、对历年来浇水困难且具有早浇保墒经验的乌北地区,按照“早浇,少干”的指导思想,要采取“10月3日后乌北地区不供水”的强制性手段,提前切掉西乐南渠、永济正稍、旧东渠等过乌北的稍头地(6万亩)三、加大9月份的引水量,在保证一轮灌供水的同时给二轮灌的新华、永刚调配部分切稍水,采取 “大轮灌、小续灌、轮续结合”的供水调配方式,提前切稍(新华4万亩,永刚2万亩),解决二轮灌稍头地及难点地区的秋浇,减轻10月份的压力。四、推行“四统”,合理解决 “四秋”矛盾。针对今年秋景好、农民惜收心理重,“秋售”与秋收、秋翻、秋浇相互参杂,将给早开灌带来更为突出的各种问题。灌域内地方各级政府、管理部门、用水协会要认真总结近年来秋浇工作的先进经验,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在抓好落实“包浇小组”的基础上,继续推行以“互助合作”为形式的“统收、统翻、统配、统浇”的四统作业办法,按照各级渠道的秋浇时间顺序,强化措施,集中人力、集中机具,收一片,翻一片,浇一片。加快秋收进度,增加秋翻面积,保证秋浇秩序。五、提高灌溉效率,力争多浇地。秋浇予留干地要以各级渠道分配水量指标进行控制,各级公群管组织要指导、协助各用水小组提前做好疏通渠道和堵塞跑、冒漏洞等准备工作,推行“一把锹”浇地,充分利用好有限的水资源,力争灌溉效率提高到400亩/流量日,多浇地6-7万亩,最大限度地减少干地。六、强化监督,提高秋浇保墒工作质量。在秋浇过程中,将容易形成积水的地方要安排到9月底前早浇,不给10月水或留做计划干地。管理局秋浇领导小组要加强秋浇质量检查监督,所段、乡镇、村社、协会要各自委派专人,深入用水户,建立加重处罚的责任人制度,对一切深浇、复浇、跑水漏水现象都要给予严厉的经济处罚或核减用水指标,严格控制串堰子、深浇漫灌等陋习重现,对管理不善造成的大面积(20亩以上)深浇地,要追究主要领导的责任。七、强化管理,确保安全运行和服务质量。各级公群管组织在秋浇期间要严明纪律、协调动作。严格操作规程,保证信息互通。逐级签定防汛责任状,落实防讯值班制度。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支以上渠道安全行水。同时,要坚决杜绝人情水和吃、拿、卡、要等有损行业形象的不良行为,做到“配水公正,量水公开,受益公平”,全力以赴,服务灌户。八、加强领导,保证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为了便于统一组织、统一指挥、强化管理,成立了“永济灌域2008年秋浇保墒工作领导小组”。
    

责任编辑:李璞

河灌水发中心手机网站

河灌水发中心公众号

联系我们 | 免责申明
版权所有: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   蒙ICP备07500273号
联系电话:0478-8700366   电子邮箱:hgzjslb@163.com   地址: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新华西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