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 > 灌区水事 > 灌区要闻 >
我市山旱牧区出现旱情各地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应对
来源: 时间:2017/06/02 点击: 【字体:
我市山旱牧区出现旱情各地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应对

   巴彦淖尔市总土地面积6.5万平方公里,其中山旱牧区5.6万平方公里,主要是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和磴口县。受特定自然地理位置的影响和制约,十年九旱、年年春旱,旱灾成为制约我市山旱牧区农牧业生产最大、最频繁的自然灾害。

  据气象部门统计,今年1-5月份以来,全市累计降雨量在22~60mm左右,且降雨分布不均,山旱牧区气温偏低,有效降雨过程不多,牧区土壤相对湿度较低,平均风力大,加快了表层水分散发,致使乌拉特草原大部分草场干旱比较严重,未能按时返青,特别是乌拉特后旗5月中旬前牧区草场返青率均未达到50%。截止目前,全市山旱牧区29座水库蓄水仅0.22亿立方米,为设计库容3.117亿立方米的7.05%;山旱牧区约有3208眼机电井出水不足。全市缺水缺墒面积57.2万亩,牧区受旱面积5615.87万亩(其中乌拉特后旗牧区受旱面积达2040万亩),占牧区总面积的62.55%;因旱造成1.97万人、31.42万头只牲畜饮水困难。

  面对旱情,我市各级各地积极采取措施,力争将受旱损失降到最低。一是加强组织领导。面对旱情,各旗县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抗旱救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组成工作组深入灾区,以现场办公的形式,解决存在的问题,组织群众开展生产自救;二是充分发挥抗旱服务队的职能。通过采用水车送水、启动抗旱设施等方式开展抗旱救灾,全市共投入2.208万人次,临时解决人畜饮水困难1.04万人、7.6万头只;三是发动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引导牧民充分认识灾情的严重性,克服侥幸心理和悲观情绪,树立长期抗旱、抗大旱的思想。引导牧民根据旱情和现有草场的承载能力,适当出售部分牲畜,以减轻旱灾造成的损失。截止目前,群众自筹投入抗旱资金890万元;四是加强抗旱信息收集与上报。及时收集气象资料,掌握旱情动态,及时准确地了解旱灾情况,抗旱设施运行情况,如实统计上报旱情灾情,为防旱、抗旱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加大抗旱减灾宣传工作力度。

  抗旱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抗旱资金严重不足。由于地方财政困难,截止目前政府未有抗旱资金投入,全部由群众自筹资金,投入资金十分有限;二是抗旱服务设备缺乏。由于抗旱投入不足,许多抗旱工程老化失修,机电井、水泵需要更新,抗旱服务组织设备数量有限,且设备老化陈旧,部分设备已投入抗旱工作,与承担的抗旱减灾任务不相匹配,难以满足当前抗旱任务需要。
 
               市防汛办  刘春霞

责任编辑:李璞

河灌水发中心手机网站

河灌水发中心公众号

联系我们 | 免责申明
版权所有: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   蒙ICP备07500273号
联系电话:0478-8700366   电子邮箱:hgzjslb@163.com   地址: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新华西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