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灌区 “十二五”水利科研取得丰硕成果
“十二五”期间,河套灌区先后实施科技部、水利部、农业部、科技厅、水利厅等上级部门的重点项目共46个,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并在灌区进行示范和推广应用,累计投入水利科研、示范推广及能力建设经费7397.7万元。共完成30多项科研课题,取得了7项科研成果奖。
高效节水技术研究。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内蒙古河套灌区粮油作物节水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将工程节水、农业节水及管理节水有机结合,筛选出适宜于河套灌区节水抗旱新品种、提出主要粮油作物高效生产综合节水技术体系。自治区重大专项《引黄灌区多水源滴灌高效节水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在河套灌区实施,为河套灌区农业节水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两个项目取得多项研究成果,在灌区示范推广并建立了水示范区。河灌总局承担的《河套灌区农业精准化配水集成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研发了农民用水协会信息化管理系统及用水信息终端设备,达国际领先水平。
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技术研究。《利用自然能量修复乌梁素海水生态环境技术研究》项目根据乌梁素海水污染现状,探索乌梁素海水动能、风能、机械能叠加的工程技术方案,为势能、风能、机械能叠加工程治理方案提供技术依据。《内蒙古河套灌区农田水环境污染防治与修复技术研究》项目首次在全灌区开展灌溉兼顾淋盐条件下防止和减少氮磷淋失的灌溉施肥量研究,揭示了河套灌区秋浇造成土壤有机质淋失的消极作用。提出的节水减肥减污增效的灌溉施肥模式,填补国内空白。
盐碱地治理及生境模拟技术研究。《河套灌区不同土地组合区二维水热盐运移机制及调控研究》项目在现有节水条件下模拟分析不同灌水量下组合区土壤水、热、盐运移规律,提出合理的农田灌溉方案;《水肥盐耦合机理运行研究》在义长试验站进行水盐运移监测精准微区和不同耕作措施的盐碱土精准微区试验研究;《作物生境过程模拟与动态优化决策技术》项目采用系统开发和田间试验并行的方式,为作物生境调控技术系统的建立提供数据与技术支撑。
水利信息化全面推进。水利系统专用通讯网络已经覆盖全灌区,14个二级单位及71个灌排管理所站、112个灌水管理段全部接入水利专网;是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地区最大的行业信息化专网。灌区已经建成总干渠、13条干渠、15条分干渠水位、闸位采集系统以及部分渠道流量水量采集系统。建成4处全自动在线水质监测系统,实现了无人值守、全自动、包括冬季在内的全天候采集。在全国灌区信息化试点单位中率先全面投入使用“灌溉水量调度系统软件”,结束灌区传统传递水清调度信息的历史。工程管理、财务管理等管理软件系统也已覆盖全灌区,灌区的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科技推广与普及 。依托自治区科技厅《河套灌区节水新型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和水利厅《河套灌区农业节水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平台建设》项目,在水务大楼建成河套灌区水利科技展销厅暨“全国中小学生节水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引进中国农业大学、甘肃亚美特公司等9个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水利科技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在展厅进行展示,张挂展板44块,展出设备材料100多件,安装滴灌田间运行、水的三态等模型28个,安装节水知识卷式条幅23条,安装河套灌区精准化供水实时数据显示及信息管理系统1套,集科研成果展示、推广转化、科普宣传、教育实践、技术交易、商务洽谈为一体的科技展销厅初步建成。
河灌总局科技文化处 张晓红
责任编辑:李璞
河灌水发中心手机网站
河灌水发中心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