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 > 灌区水事 > 灌区要闻 >
解放闸管理局供水服务工作成效凸显
来源: 时间:2015/07/03 点击: 【字体:
解放闸管理局供水服务工作成效凸显
 

  解放闸管理局承担着临河区、杭锦后旗、磴口县、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的18个乡镇、农场186.5万亩的农田灌溉任务,同时还负责一二三排干沟的排水管理工作,灌域受益农牧业总人口约45万人。灌域年均引黄水量在12亿立方米左右,一二三排干沟年均排水量在7000万立米左右,管辖干渠3条、分干渠17条、国管直口计费渠道590条。

  今年的夏灌形势,气候、水情、农情、墒情等方面都与往年有所不同。面对灌域春夏灌补墒面积大、灌溉任务重、指标水量严重不足,供需矛盾突出的形势,解放闸管理局科学谋划,合理部署,对水量调度实施精细化管理,保障了夏灌工作的高效运行,阶段性成效非常凸显。

  强化组织保障措施。全局各单位和灌域旗县区政府都分别成立了相应的夏灌应急组织机构,工作职责明确,灌域内无争水、抢水事件发生。面对今年特殊的夏灌形势,管理局领导靠前指挥,多次深入基层所段、乡镇、协会进行实地走访调研,对供水收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与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对接,妥善化解了各类涉水矛盾,为夏灌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科学合理配置水资源。全局上下把早开灌、早加水作为制定用水方案和落实灌溉计划的主要措施。黄济渠于4月15日夏灌放口后,杨家河、乌拉河、清惠渠也陆续放口,各渠道放口时间均较往年有所提前。在水量调配上,4月份优先解决2014年秋浇干地的灌溉,进入5月份在保证小麦、移苗作物灌溉的前提下,兼顾补墒地的灌溉用水,在5月底前32.13万亩的小麦全部浇过了二水,并完成了81.83万亩干地、热水地的补墒灌溉;进入6月份,按照“先浇夏田、后浇秋田”的顺序组织浇水,切实保证了各类作物的适时灌溉。

  扩大水情信息共享,提高应急协作能力。局所两级全部开通了飞信水情信息传递平台,每天早晚两次及时将当天的水情信息、灌溉动态发送到局所段及政府相关部门人员的手机上,做到水情信息及时共享,提高了各单位、各部门的应急协作能力。特别是在今年夏灌三水期间,受黄河上游来水减少、拦河闸下泄控制的影响,在得知总干渠首引水将于6月18日减到100立方米/秒以下后,及时通过水情信息传递平台将此消息通报给政府相关部门、各管理所站。各单位、各部门迅速做出反映,组织协会、村社见水施肥、集中用水,避免了争水抢水事件的发生,确保了灌溉工作的有序进行。

  用科研成果指导灌溉工作。解放闸灌域内布设有57个地下井监测点,22个土壤墒情监测点。目前,今年已利用这些监测点完成地下水埋深监测6次、土壤含水率测定5次,并将测定的科研数据作为制定水量调度方案的主要参考依据之一,使我们的灌溉决策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主动加强信访维稳工作。为了妥善解决好供水服务、水费计收工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稳定因素,全力保障全局各项工作健康有序开展,今年3月份,解放闸管理局成立了以“一把手”为组长,相关科所长为成员的农业灌溉与水费计收信访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回应和解决群众诉求,确保了供水服务和水费计收工作有序进行。

  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多次组织举办供排水管理、测流量水、水费计收、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培训班,全面提高水管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推进依法治水工作的发展。同时加强队伍建设,强化为三农服务的意识和思想,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杜绝不作为和乱作为现象,并在全局上下细化明确供水收费公开工作,严格执行共测互监、测流量水成果签字认可制度,主动接受灌户的监督,获得了群众的普遍赞誉。

  截至6月30日,灌域累计引水量4791流量日,完成灌溉面积220.92万亩次,较去年多完成10.95万亩次,平均浇地效率较去年提高了20亩/流量日。目前,各渠道陆续由三水转入四水,供水及时,服务高效,秩序井然,群众非常满意。走进解放闸灌域,到处都是煜煜生辉、繁花似锦、生态怡然的繁荣景象。畜牧兴旺,牛羊肥壮,庄稼长势旺盛,碧绿的禾苗迎风颔首,老百姓的笑脸洋溢着喜悦,满目的丰收景象已岌岌在望。


 
解放闸灌域管理局 王治国 白剑锋

责任编辑:李璞

河灌水发中心手机网站

河灌水发中心公众号

联系我们 | 免责申明
版权所有: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   蒙ICP备07500273号
联系电话:0478-8700366   电子邮箱:hgzjslb@163.com   地址: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新华西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