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放心心淌水 明明白白交费河套灌区农业供水收费工作成效显著
近年来,随着河套灌区农村经济改革逐步深化,国家惠农富农政策逐步实施,灌区直接的涉农收费仅剩农业水费一项,成为广大农民群众密切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导致多年来农村积累的各类矛盾和纠纷突出地反映在水费计收方面,有些农户动辄以矛盾得不到解决为理由,恶意拖欠水费;再加上多年来农业供水收费信息公开不够到位,群管组织运行管理不够规范,缺乏有效监管,成为直接影响灌区农业生产、农民致富、农村稳定的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
对此,灌区管理部门通过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把全面公开供水收费工作作为抓手,下大力气整改农业供水收费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近两年来的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推行过程中,河灌总局专门下发了实施意见,召开了所长以上干部大会进行专项部署,对供水收费公开的内容、时间、程序步骤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从相关处室抽调人员组成督查组,深入灌区明察暗访公开情况,对检查中发现的公开不及时、内容不全面、程序不规范、会议公开走过场、张榜公开时间短、即贴即撕等问题一一作了通报和限时整改。根据基层实际情况,对供水收费合同和公开的表格内容进行了统一和规范。要求张榜公布位置必须具备村民周知条件,公布时间不得少于一周,并要求全部拍照留存备查。
各管理所段都能够按照轮次、阶段(4—6月、7—9月、10—11月)和年度,把渠道级别、分配水量、水价标准、实用水量、应交水费等内容以直口渠为单元在村社张榜公布,并在公布前由所在乡镇、村组、协会的管水收费负责人签字确认。直口渠测流量水也全部实现了水管职工和群管人员共测互监、签字认可。同时,河灌总局专门印制了10万份《河套灌区农业水费宣传指导手册》发放到群众管水人员和农户手中,印制了《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1.5万张在乡镇、村组、闸坝进行了张贴。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电台、村组扩音喇叭、手机短信等媒体和途径,把供水收费和农业水价的法规政策、水情形势、节约用水等内容进行广泛宣传,用水群众对水管单位、水利政策、水情形势的认识有了比较全面深入的认识,为农业供水收费营造了一个较好的舆论氛围。通过行风热线答疑、信访案件办理、群众电话咨询、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复等形式,积极回应社会各方面和用水群众的关切,针对相关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完善和提高,致力于打造供水收费阳光工程。
广大水利干部职工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在全系统深入开展服务群众零距离活动,走村入户走访群众,积极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和问题,化解水事矛盾和其他村务纠纷。对于近年来出现的恶意拖欠农业水费的部分农户,市中级人民法院部署在全市各级法院(法庭)开展了专项清欠行动,通过走法律途径解决问题,起到了很好的引导和威慑作用,灌区供水收费秩序进一步理顺。
在实施过程中,永济管理局、解放闸管理局对水量分配和水费测算下达、供水收费公开内容和形式、水费入库和退解进行全程跟踪监督,统一程序步骤和表格,严明督查奖惩纪律。义长管理局沙河渠管理所从2014年开始创办了“流动水校”,深入村组为群众宣讲上游水情、水利政策法规和测流量水、水费计算相关技能和知识,还配备了宣讲车,安装了喇叭,定期在村社进行巡回宣讲,很受群众欢迎;义和渠管理所针对好多群众不会计算水费的问题,专门印制了塑封彩页卡片分发到群管人员和用水群众手中。乌拉特管理局塔布渠管理所在各村组和公路沿线墙上粉刷涂料,安装边框,设置专用公开栏126块。乌兰布和管理局统一印制了彩喷塑料公开栏,在固定位置开辟专栏进行公开;针对部分群众反映亩均水费高的问题,东风渠管理所和隆盛合镇协调配合,对麻迷图支渠全面清丈灌溉面积,对每户村民的实际灌溉面积在村社张榜公布,对存在异议可以实地丈量,几方面确认,整个过程都在群众监督下进行,每户村民多少地一清二楚,水量分配、水费分摊公平公正,彻底打消了村民对亩均水费高和水费分摊不均的疑虑,用水纠纷、交费矛盾迎刃而解。
用一位群众的话说:“过去大家不清楚,心里老是觉得有疑问,现在全部公开了,再也没人吼叫了!”实践证明,河灌总局全面推行供水收费公开工作,把上级和水管单位的法规政策明明白白地交给群众,把供水收费的全过程实实在在地亮给群众,找准了问题的脉络和症结,通过供水收费公开工作,进一步规范了水量分配计量、水费核定分摊程序,加强了供水收费工作的监督管理,畅通了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很好地避免了人为因素造成的影响,避免了预算水费层层加码和各种搭车收费、乱收费。群众对自己分配多少水、用了多少水、水价是多少、应该交多少水费有了更加直观和及时的了解,打消了好多疑虑,真正做到了浇放心水、交明白费,主动节水的积极性明显增强,基层水事纠纷明显减少,灌溉收费秩序明显提升。
河灌总局 梁勇 武剑微
责任编辑:李璞
河灌水发中心手机网站
河灌水发中心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