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市水利工作盘点 2013年,河灌总局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各项水利工作实现长足发展。
民生水利投入逐年加大。抢抓国家、自治区实施连续性、稳定性兴水惠民政策机遇,做实前期工作,加大项目争取,全年争取水利建设投资预计突破10亿元,重点实施了节水改造、黄河防洪、农田水利、饮水安全、水库除险和中小河流治理等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民生水利工程,水利工程面貌得到较大改善。
排水设施改造开局良好。河灌总局和各旗县区积极筹措资金,认真组织实施,全年开工建设沟道2990条,占年度计划任务的105.7%;完成沟道清淤治理4272公里,占年度计划任务的138.8%;完成土方任务2129万方,占年度计划任务的140%;完成建筑物更新改造2634座,占年度计划任务的77.8%,完成建设投资4.7亿元。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开局良好、效益显现。
水资源支撑保障作用发挥显著。按照“限制使用地下水、鼓励使用中水、科学利用黄河水”的原则,统筹做好农业、工业、城镇和生态用水。全年累计引黄用水45.5亿方,全力满足了农业灌溉需求,保障农业增长、农民增收。积极配合全市的经济转型,不断拓展非农供水市场,先后解决了一批工业重点项目用水。全面启动实施自治区《地下水保护行动计划》,进一步强化了对地下水的管理与保护。充分利用黄河凌汛水、灌溉间隙水向乌梁素海、新建湿地、湖泊海子实施生态补水1.94亿方,有效地改善了地区生态环境。
灌区绿化取得实效。系统上下积极行动,不断创新造林机制,稳步推进林权改革,加快林业产业发展,全年灌区完成造林面积 7845亩,种植各类林木536万株。目前灌区骨干工程和工程保护地已基本实现绿化,不但保护了水利工程安全、改善了地区生态环境,而且积蓄了发展潜力、建起了单位和个人的“绿色银行”。
迎会创城专项工作落实有力。全力落实迎会创城专项工作,永济渠湿地、黄河湿地公园一期工程按计划完成建设任务,投入使用;总干渠20公里黄金水道建成,黄河水利文化博物馆完成布展任务,并向社会公众开放;总干渠、永济渠及主要交通要道与渠道交叉的重要节点绿化任务超额完成。
临河城区供水保障能力不断提升。针对临河城区供水存在的问题,认真研究具体措施和解决办法。先后实施完成了临河一水厂水源及水质改造工程、二水厂工艺改造工程和三水厂保温改造工程,启动建设了黄河水厂一期工程,有序推进了北边渠沿线和河套大街配水管线铺设任务。
乌梁素海综合治理步伐加快。在积极争取《乌梁素海综合治理规划》批复的基础上,利用世行和德促银行贷款,正在抓紧建设前旗、中旗和后旗三个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工程,临河第二污水处理厂,乌梁素海网格水道项目,乌梁素海各项产业也在有序推进中。目前乌梁素海的水质得到很大改善,为水生态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责任编辑:李璞
河灌水发中心手机网站
河灌水发中心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