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群众路线真情服务群众河套灌区全面推行供水收费公开
为了妥善化解河套灌区供水收费矛盾,切实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确保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河灌总局从2014年开始,积极探索建立公开公正、秩序井然的供水收费长效机制,在灌区全面推行供水收费公开工作,不断提升服务“三农”水平。
近年来,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化、国家惠农政策的实施、农业水价的调整和农业水费支出的增加,农业水费逐步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特别是由于基层供水收费信息公开不到位、程序不规范、收费不透明等原因,导致供水收费矛盾逐年加深。加之目前部分地区计费面积不实,包干水量分配不均、不公,造成亩均水费负担不均衡、高低级差过大,农民群众反响强烈,不仅影响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顺利推进,也严重影响了全市农业灌溉秩序。
自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河灌总局通过走访基层、走村入户、开展座谈、设置意见箱和宣传栏等形式,主要领导带头走访到基层所段、用水协会、服务对象、用水户征求意见,并组织召开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供水服务对象、干部职工及老干部代表参加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座谈会,同时通过日报专版、水利小报、网站、手机等平台多通道,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从征求到的意见来看,大部分问题集中在供水收费公开不到位、协会运行艰难等方面。为此,河灌总局在广泛调研、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决定全面推行供水收费公开,下大力气整改和解决灌区供水收费方面存在的问题,切实增强联系服务群众“零距离”的问题。
5月9日,河灌总局召开河套灌区供水收费公开工作推进会议,决定在河套灌区全面推行供水收费公开,公开建立“界限清晰、权责明确、公开公正、低本高效、规范有序”的供水收费新秩序和“三位一体”(管理单位、水利工程和水价)农田水利良性运行机制,促进灌区供水收费阳光运行。一是改革包干水量分配制度。在核定水量时,要采用最近五年实用平均水量和直口渠申报灌溉面积来核定,其中前者占70%、后者占30%,逐步消除因计费面积不实导致的水量分配不公、超用水量不均、亩均水费负担级差过大的问题。二是全面公开水量、水费预算全过程,将水量、水费、水价、水资源费及相应的征收标准和实收水费、决算水费、退库水费等信息,以直口渠为单元,分时段、分步骤张榜公布至乡镇、村社、协会等缴费责任人,并在第二年夏灌会上公开通报。三是加强水费征缴。各管理局、所站要积极协调、协助各旗县区、乡镇政府强化国管水费和群管水费足额征收,加强对恶意拖欠水费行为的打击力度,同时积极探索对困难用水户群众农业用水水费缴纳救助机制,保障群众农业生产用水的正当权力;各旗县区、乡镇政府必须进一步加强对协会等缴费责任人的监管、规范行为和对群管水费征收、管理、使用的监管,确保群管水费合规征收、合理使用,坚决杜绝乱收费、乱开支行为。群管水费的征收和使用要进行公开公示,张贴至具备村民周知条件的显眼处,并拍照留存备查,公布时间不少于一周。同时河灌总局将从国管水费中安排2%的经费通过“以奖代补”形式,支持协会等缴费责任者的能力建设。
目前,灌区供水收费公开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