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灌总局坚持兴水惠民倾力建设民生、资源、生态、平安水利
今年以来,河灌总局紧扣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和市委政府的工作部署,进一步做优做活“水文章”,加快建设民生、资源、生态和平安水利,各项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是抓项目、夯基础,加快建设民生水利。今年以来,河灌总局抢抓国家、自治区实施连续性、稳定性兴水惠民政策机遇,全力加大项目争取和实施力度。精心组织建设投资2.7亿元的2013年度节水改造工程,目前已基本完成建设任务;正在积极争取2014年度项目资金投资3亿元。实施完成乌兰布和灌域水权转换试点一期工程,完成投资1.3亿元。全面加快排水设施改造工程建设步伐,计划投入4.9亿元,实施完成整治各级沟道3143公里,配套与改造各类沟道建筑物3773座,目前项目按计划推进中。此外,积极争取农田水利、安全饮水、水土保持、防洪工程等项目,精心组织实施重点县、四个千万亩、节水专项、基本口粮田和牧区节水等项目建设。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上半年全市先后开工建设了一批重点民生水利项目,进一步夯实了水利发展基础,提高了全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二是抓供水、强服务,着力建设资源水利。进一步做活“水”文章,统筹农业、工业、城镇和生态供水,让水资源更好地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全力应对黄河枯水年份,积极做好夏灌节水抗旱,通过提前启动分凌补水、调控水资源、加大水源争取、加强农业节水和强化调度管理等综合措施,有效化解了夏灌缺水危机,截至6月5日,灌区累计引黄用水13.08亿方,完成灌溉面积542.5万亩,节水抗旱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优先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在实施完成临河一水厂、二水厂和三水厂水质和工程升级改造的基础上,全力加快黄河水厂一期工程建设,保证居民饮上安全水、放心水。利用黄河凌汛水向周边海子、湖泊实施生态补水1.23亿方,有效地改善了地区生态环境。
三是抓治理、重成果,倾力建设生态水利。紧紧围绕全市做好“水、绿、文化”三篇文章,打造生态文明的亮丽风景线的战略部署,主动承担服务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责任。加快乌梁素海综合治理,坚持项目带动与产业发展同步,生态补水与内源治理结合,积极盯办《乌梁素海综合治理规划》审批,重点抓好网格水道工程建设,推进乌梁素海旅游产业、扩大水产养殖规模和芦苇深加工项目进程。加快建设乌拉特前、中、后旗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工程、临河第二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度,确保按期投产运行。大力推进灌区造林绿化,今春完成造林3606亩、180万株。抓住国家加大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机遇,全力争取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项目,努力完成全国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建设试点旗县工作。
四是抓重点、保安全,努力建设平安水利。召开全市防汛抗旱工作会议,安排部署防汛抗旱工作,突出抓好在建水利工程安全度汛、山洪灾害防御、重要堤防、水库的安全度汛。积极争取黄河堤防工程升级改造,加强黄河防洪治理、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山洪灾害防治等薄弱环节建设,努力构建防控结合、蓄泄兼筹的防洪工程体系,确保黄河防洪、沿山防汛安全。
责任编辑:李璞
河灌水发中心手机网站
河灌水发中心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