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水富民正逢时——访河灌总局党委书记 第三,坚持综合治理,努力打造“生态水利”。 一是围绕“源头控制、生态补水、内源治理”的工作思路和“水清、鸟归、产业发展”的发展目标,全力加大乌梁素海综合治理步伐。积极盯办《乌梁素海综合治理规划》审批工作,扎实推进出口泵站改造、网格水道、航运码头等项目建设。同时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水产养殖产业、新能源产业、生物科技产业、绿色农畜产品种养殖产业、供水产业”等六大生态产业,采取强有力的保障措施和有效的融资手段,打造乌梁素海水生态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目前,已引进中润仁华投资公司,对乌梁素海旅游产业进行整体经营开发;推进与河南宿鸭湖水产业项目,通过养殖食草鱼类清理海区水草,为内源治理提供解决办法。二是灌区绿化成规模。按照“创新机制、绿化灌区、保护工程、富裕职工”的工作思路,加快实施“一区、两带、四片、多点”的新规划,坚持从给政策、搞服务方面入手,调动各方造林积极性。今年春季以来,灌区投资4840万元,完成造林面积6344亩,种植各类林木近300万株,秋冬季将继续组织大规模的绿化战役,全年要完成造林面积2万亩。三是加快水土保持治理。积极争取实施小流域治理、坡耕地整治、生态修复及风沙源等水土保持重点工程,今年计划投资2500万元,完成水土治理面积50平方公里。今后几年,我们将投资1亿多元,重点组织实施各旗县区包括小流域治理、生态修复、坡耕地改造、淤地坝、风沙源治理等20个项目。要充分发挥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的优势,主动承担起更多服务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责任。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得益于引黄灌溉的便利条件,巴彦淖尔因水而生、因水而兴。近日,记者就如何围绕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进一步发挥好水利的支撑保障作用,采访了河灌总局党委书记。
说,年初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了“8337”发展思路,这是当前和今后水利部门推进兴水富民、发挥支撑保障作用及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抓手。为此,河灌总局适时提出了“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创新发展、全面提升”的总体要求和“推进灌排配套、夯实农业基础,强化资源意识、服务全市大局,用活融资平台、保障环境安全”的工作思路,具体讲就是要“做到四个坚持,加快建设四大水利”,做优做活“水文章”,着力改善民生,为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和富民强市战略提供强有力的水利支撑。
首先,坚持兴水惠民,优先构建“民生水利”。水利部门要积极抢抓国家、自治区实施连续性、稳定性兴水惠民政策机遇,加大项目争取力度,着力建设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民生水利工程,确保全年水利项目投资达到10亿元以上。要重点推进排水设施改造建设,在组织建设、资金筹措、后期管护等方面下功夫。目前,本年度任务已完成65%以上,排水设施改造开局良好、推进有力。要进一步加快节水改造建设步伐,在全面完成2012年投资2.37亿元续建项目的同时,继续抓好前期工作和项目跑办工作,确保项目投资、工程数量较上年度有大幅提高,目前已基本确定2013年一期项目投资2.5亿元。要积极争取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加强田间工程建设,争取四个千万亩、节水专项、基本口粮田和牧区节水等项目资金,确保田间水利工程面貌持续改善。要认真办好市政府交办的15件民生实事之一的安全饮水问题,解决好2万农牧民安全饮水问题。我们要通过持续不断地加大水利投入,使灌区工程面貌发生根本变化,农牧业生产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水利基础保障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其次,坚持合理利用,持续优化“资源水利”。按照“限制使用地下水、鼓励使用中水、科学利用黄河水”的原则,统筹做好农业、工业、城镇和生态供水,让水资源更好地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在农业供水上,要坚持“合理灌溉,保证排水”的方针,不断巩固和完善农业灌溉这个基础,加强计划管理,实施精细调度,提高服务水平,倡导节约用水,保障农牧业经济发展。在工业供水上,围绕全市重大战略布局,优化完善工业园区供排水体系,在巩固提升现有工业供水工程保障能力的基础上,加快建设前、中、后旗3个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及回用工程,确保下半年投入运行。要紧紧围绕“五大基地”建设做好“水文章”,着力通过推进农业节水、水权转换、中水回用等途径,为全市工业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水资源支撑。在城镇供水上,针对临河城区供水能力不足的现状,加快实施应急供水工程建设。临河一水厂、二水厂改造工程要加快进度,按期投运;加快黄河水厂建设进度,同步实施北边渠、河套大街主管网铺设工程,确保2014年8月底前投入运行,全力保障临河城区居民供水安全。在生态供水上,我们要充分利用凌汛水、灌溉间隙水,畅通补水通道,加大引水入城、入湖力度,加强城区水源地建设,改善地区生态环境。在地下水保护上,我们启动实施了《地下水保护行动计划》,实行严格的取水许可制度,加强地下水动态监测,有效保护地下水资源。
第四,要坚持统筹兼顾,加快构建“平安水利”。重点抓好黄河堤防公路的建后管理和安全运行工作,组织做好黄河控导工程的在建和续建。同时,要全面加快沿山防洪工程体系建设步伐,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责任编辑:李璞
河灌水发中心手机网站
河灌水发中心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