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灌总局党委以“四创一带”为载体、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综述
2009年以来,河灌总局党委以“四创一带”为载体,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四创”,即:创“五个好”党组织、创水利文化先进单位、创政风行风模范单位、创精神文明先进单位。两年来,通过“四创”把党的先进性体现在创先争优活动的各个方面,贯穿于创先争优活动始终,带动了各项事业长足发展。
扩大工作覆盖面 自觉延伸服务对象
在争创活动中,河灌总局大力推行所、段二级联创,干部职工转变作风,增强服务意识,广泛开展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活动。基层管理所段主动承担起对农民用水者协会以及其他群管组织人员管理和专业技术培训的任务,使他们会管理、会测流、会计算水费,熟知用水管理的基本知识。为了使农民用水者协会在具体实践工作中不断完善,基层所、站建立长期联系点制度,支部成员每人承包一个中小型协会,股、段长党员干部每人承包一个有代表性的用水户,通过开展经常性联系活动了解村情、社情、农情、水情,帮助协会和用水户解决管理和技术问题。
为了帮助灌户改变传统用水习惯,提高种植业收入,总局系统各级党组织深入基层,及时组织群管人员、村民代表观摩学习节水农业,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按照以水定种、以水发展、量水而行的原则,积极推动农户种植“五调”,即:调夏秋种植比例、调农经比例、调高低耗水作物、调高产高效作物、调区域种植,使农民从“五调”中受益。渡口所党支部在党员中实行联系灌户制度,基层一线党员进一村走两社访十户,指导灌户科学灌溉、节水灌溉,降低用水成本,提高用水效率,节省水费支出。为灌户提供信息,介绍水情,帮助他们科学合理安排生产,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
至今,总局系统内133个党支部、2487名党员参加了服务群众、为民办事承诺践诺活动,公开承诺事项417条,兑现承诺385条。
拓展服务领域 实施“民心工程”
总局系统各级党组织在争创活动中创新载体,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出现了许多亮点。义长灌域管理局党委紧紧围绕争创主题,开展了“人水和谐”工程养护实践活动,进行了渠(沟)堤道路建设并向社会开放。共完成渠(沟)堤道路化建设210公里,占总长度661.46公里的31.7%。同时完成标准化上砂75公里,完成土方16.8万方,铺砂3400方,道路化建设投劳3724个,投资36.26万元。新公中镇民利村村民说,水管部门在渠堤上修路、铺砂让我们通行,实在是太好了。过去开上四轮车从渠畔的地里来回要绕好远,现在顺顺儿就到家了,省时又省油。开放渠堤道路虽然增加了养护成本和职工的劳动强度,但方便了渠堤两旁近8万户灌户的生产出行,群众能不高兴?
创建文明型行业 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开展创先争优“四创一带”活动以来,总局基层党组织、干部职工积极创建文明单位、青年文明号、文明科室、文明所段、文明职工、五好家庭,从农户满意的地方做起,从农户反映的问题抓起,从农户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对农户反映的问题及时回复,对灌户定期回访。针对部分群众对水利政策了解不多、对水情认识不足、对供水收费心存疑虑等问题,组织党员干部通过发放传单、召开社员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水情,讲解水利政策,使农户依法引水、科学用水。实施水务公开,将水量、水价、水费分阶段、按轮次公示到村组,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使农户缴费清楚、用水放心。在整个灌溉期间,党员带头深入群众,宣传水情,帮助群众制定用水计划。通过建设服务型行业、文明型行业,全系统干部职工以崭新的精神面貌,树立起了水利行业服务为民的良好形象。截至目前,系统内已建成6个自治区级文明单位、35个市级文明单位、76个旗县区级文明单位。
凝聚党心民心 事业和谐奋进
河灌总局党委以创先争优为水利事业发展动力,充分发挥两级党委核心作用、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模范作用,积极围绕抓发展、抓管理、抓改革、抓作风开展活动,各项事业有了新的突破。
发展民生水利。总局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和扩大内需机遇,加大项目争取。“十一五”时期共完成水利建设投资39亿元,是近年来水利投资最多、发展最快的时期。特别是把安全饮水作为水务工作的重中之重,建设安全饮水工程386处,解决了74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
服务经济社会。服务农业方面,积极协调争取水源,优化水量调度,加强用水管理,全力满足农业灌溉用水需求,确保了农牧业增产增收。服务工业方面,先后投资3亿元,建成7个工业园区集中供水工程,形成年供水能力7250万方。服务城镇方面,整合了自来水公司,投资4800万元实施了临河城区管网改造,形成日供水能力5.6万方。投资2400万元,完成了污水处理厂技改工程。生态建设方面,累计为各类湖泊海子补水6亿多方,进一步改善了地区生态环境。加快推进绿化工程,累计投入造林经费近2000万元,各级渠系已逐渐成为灌区靓丽的绿化带、风景线。
推进体制改革。按照大水利构想,大力推进城乡水务一体化改革,对全市水资源实行了“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配置、统一取水许可、统一征收水资源费、统一监控水质”的“六统一”管理,实现了多龙治水向一龙治水转变。与此同时,构建起了以河套水务集团公司为载体的市政府融资平台,大力拓展水务市场,逐步形成六大产业板块,有力促进了水利经济发展。
总局人事处 夏如良
责任编辑:李璞
河灌水发中心手机网站
河灌水发中心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