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 > 灌区水事 > 灌区要闻 >
为水守候
来源: 时间:2011/11/04 点击: 【字体:

转载《巴彦淖尔日报》
记者走基层:

                              为水守候
               
                            本报记者 陈荣 文
 
  乌兰布和灌域管理局建设二分干22公里闸点是比较偏远的一个灌溉工作点。虽然这里缺电少水、住房破旧,但是吴明祥和王学刚却坚守了11年。他们巡渠护堤、测流调水,用1000多个日日夜夜,换来了周边上万亩耕地的充足供水。

  10月25日清早,记者来到磴口县乌兰布和灌域建设二分干22公里闸点,看到吴明祥和王学刚正在渠上测流、做记录。
  
  从夏灌到秋浇,这里每年有100多天行水期,吴明祥和王学刚就在闸点24小时值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晃就过了11年。这1000多个日日夜夜睡起来简单,过起来却挺难。因为没电,他们晚上只能点蜡烛,而且饭菜也是老三样,土豆萝卜白菜,而且还要两个大老爷们儿自己做。遇到雨季,外面下大雨,屋子里就下小雨,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坚持了11年。

  “今年对于我们来说,最大的高兴事儿就是这里修通了油路,住房也通了电,虽然不能用家用电器,但至少手机充电不用再去4公里以外的村民家充了。”吴明祥高兴地对记者说。22公里闸点是今年6月份通上电的,之前吴明祥和王学刚在这里值班时,很少给家里打电话,而且两人的手机还不敢同时开机,总要留一个备用的,就怕手机电池没电耽搁了通报水情。

  因为闸点周围没有人家,想找个人说话也难,假如路过行人,从这走到过来,他们总得上前问问人家去哪里,看能不能说上几句话。吴明祥年龄较大还好一些,但是10年前对于刚刚参加工作的王学刚来说,简直是度日如年。王学刚回忆起刚到闸点时的情况说:“岁数小、胆子小,刮风下雨,渠道水比较高的时候,出去巡堤的时候真有点怕。”

  据了解,为了改善闸点的工作条件,乌兰布和灌溉管理局给闸点打了井,今年又通了电,修了路。明年计划给闸点盖新房买电视,到这个好消息以后,吴明祥和王学刚心里像喝了蜜一样的甜。再过一周行水期结束,他们就回能到磴口县城参加局里的活动,也可以看到老婆孩子了。吴明祥告诉记者,一回家他就要把这些好事儿告诉家人。
             

 
记者感言:在乌兰布和灌域建设二分干22公里闸点待了不到一天,记者不仅看到了这里的简陋条件,还亲身体验了巡渠护堤工作的艰辛,不单单感动,更是心灵的震撼。能在这样艰苦的地方坚守11年,而且不出丝毫差错,除了那份强烈的责任心,还有对水利事业的忠诚和热爱。

 

责任编辑:李璞

河灌水发中心手机网站

河灌水发中心公众号

联系我们 | 免责申明
版权所有: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   蒙ICP备07500273号
联系电话:0478-8700366   电子邮箱:hgzjslb@163.com   地址: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新华西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