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市排水水质监察工作取得新成效 在市委、政府和总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经过近三年来的不断努力,排水事业管理局协调组织各排水管理单位,努力推动水质监察工作规范高效运行。 排水事业管理局 张跃武
据管理局1-10月监测数据反映,全市各级排沟及主要纳污干沟的水体水质2011年出现总体好转,接纳污染物总量明显减少,三、五、七排干主要污染物COD总量较前一年度同期下降了2282.24吨,这是三年来出现的第一次,而且在10月份红站水质还出现一次四类水质,COD为22mg/l。三条常年纳污排沟纳污总量COD的下降,大大缓解了乌梁素海水体污染的压力。这样的可喜变化来之不易,与各旗县区城市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行、各排污企业治污意识普遍增强息息相关,同时,水质监测控制在其中发挥了尤为重要的作用。
一是加大采样监测频次,突出工作重点,加大监管力度。2011年启动了套区内6个城市污水处理厂排水口每月1次的采样监测,在原有9个常规性监测断面的基础上又增加了13个监测断面,对重点排污企业的排污口进行定期、不定期采样抽测。从8月份番茄企业生产以来监测发现,19家番茄企业生产后期废污水超标排放后,及时向有关旗县区人民政府和环保部门印发了《重要水质情况通报》,将超标排污企业情况及受纳水体的水质变化情况等信息反馈给上级主管部门及水工程监管单位,协同有关监管单位对超标排放的企业进行了督查治理。
二是各水质监管单位水质监控沟(渠)长负责制落实力度进一步加强,水质日常监测、巡查到位。市政府出台水质监控沟(渠)长负责制以来,灌区各监管单位都组建了沟(渠)长组织机构,成立了水质监控领导小组,明确了责任人,细化了水质监控任务与措施,设置了专职水质监察工作人员,辖区的每条排沟都有专人负责管理、督查,今年这项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各监控单位主动作为,6月5日到10日,五排干沟及总排干沟的部分段落发生水体红色水情时,水质巡查人员能第一时间发现并及时汇报,积极配合排水局寻源调查,根据发现、调查、核实的情况,及时向总局领导汇报了污染情况,之后得到妥善处理解决。
三是进一步理顺非农排水费征收办法,排污企业治污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加强。从2009年开始,管理局启动了非农排水收费管理工作,目的是通过这一举措,提高企业节能减排和达标排放的意识。2011年,又将非农排水费的收缴,采取与其他涉水收费分别核定、统一收取的办法,委托各旗县区水政大队办理,既规范了收费,又简化了环节,得到了各排污企业的理解和认可,也逐步让企业认识到,达标排水是责任和义务,排水收费是生产成本,收费的目的是引导和督促企业根据排水工程的纳污能力达标排放,逐渐减少排量和增加中水回用量,最终实现零排放。2011年收费工作进展顺利,实际收费额较去年递增了64%。
今后,加快总排干沟水体水质改善,最终实现改善乌梁素海水质的目标,关键是要确保沿线各旗县区城市污水处理厂持续稳定达标排水,对全市涉排水企业节能减排的监管和水质监测工作需常抓不懈。
责任编辑:李璞
河灌水发中心手机网站
河灌水发中心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