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 > 灌区水事 > 灌区要闻 >
弘扬“总干”精神 全力抗灾救灾
来源: 时间:2012/07/11 点击: 【字体:

弘扬“总干”精神 全力抗灾救灾

弘扬“总干”精神 全力抗灾救灾

组织机械加固排沟溢堤段落

弘扬“总干”精神 全力抗灾救灾

组装水泵加大排洪能力




排水局
   
  洪灾发生后,排水事业管理局干部职工全力投入抗洪抢险战役中,采取各种有力措施防汛度汛。截至7月9日早8点,该局下属8座扬水站共计排水 9618.3万立米,其中红圪卜扬水站排水8305.10 万立米。
  
  一是充分做好汛前准备工作,确保防汛责任制落实到位。6月初,该局重新修订和完善了防汛预案,责成各所站对照预案对总排干沟沿线所有工程建筑物进行全面普查,将病险建筑物登记造册,分别将病险建筑物防汛责任落实到人。6月26日组织召开了防汛工作紧急会议,布置防汛工作具体措施。二是安排人员昼夜值班,保证汛情信息畅通无阻。险情发生以来,该局一把手亲自带领局领导、各科长分住到基层所站指挥抢险,时刻注意险情变化,各所站、局机关办公室、工程科、排水科人员24小时轮流值班,用手机短信、电话、传真等形式与一线人员互通信息,保持全局上下信息畅通。三是遵守规范,严格执行三项防汛工作制度。各所站每天安排专人按管辖沟道分段巡查,密切关注各扬水站及三处重点水情断面监测点的预警流量和水位,并与友邻旗县、乡镇水利部门互相沟通情况,保证汛情出现的第一时间上报信息。四是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抗洪抢险,保证灌区早日安全度汛。局所两级分别组建防汛抢险队伍,明确分工,配备防汛物资,确保查汛、报汛正常进行。五是启动扬水站全力以赴排水,保证灌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全局管辖的8座扬水站加大马力抽水排水,最大限度地降低前池水位,职工24小时值班,两小时通报一次水情。六是收集资料、反思灾情,阶段性地总结抗洪抢险工作。局党委及时号召全局干部职工,将抗洪抢险中值得总结记录的大小事件、抢险经历、信息传递、感人故事、协作典范、水情变化、水毁工程、灾情反思、合理建议等客观真实记录下来,为以后排水工作提供借鉴。 (杨玉兰)

解放闸局
   
  连日来,解放闸灌域管理局积极做好防洪减灾工作,在具体工作中做到了“六个到位”。
  
  一是应对措施落实到位。在暴雨前,通过气象网查询,逐步对引水量进行调整,并及时关口,暂停夏灌工作。各所站合理制定分洪计划,及时组织泄洪。二是组织领导落实到位。局所两级及时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防洪减灾领导组织。明确了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严格执行24小时带班制度。同时,要求局所段三级供排水管理人员24小时值班,按时观察渠(沟)道水位,及时汇报反馈水情信息,确保各级渠(沟)道安全运行。三是防洪减灾应急预案落实到位。暴雨发生后,该局及时制定了防洪减灾应急预案。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分别深入灌域了解灾情。四是排水干沟应急抢险工程落实到位。暴雨后,一、二、三排干沟的部分汇入口出现水流倒灌现象。该局及时组织干部职工和灌域镇、村组人员,对倒灌的汇入口封堵。投入18.2万元,对一、二排干沟部分阻水严重段落,紧急调配挖掘机进行清淤;对团结分干渠的部分工程进行了维修。五是干部职工深入基层救灾落实到位。灾情发生后,该局领导全部深入联系点指导防洪救灾工作,住在基层,工作在一线。所段全力配合灌域政府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基层干部职工全部在岗,帮助农户及时排除农田积水,将损失降到最低。六是灾情统计上报及时到位。各管理所、段密切关注雨情、工情、水情和汛情,及时了解掌握农田受灾面积、积水面积等情况,并做好汇总上报工作。  (王惠忠 王治国)

 
乌拉特局
   
  面对6月下旬的强降雨,乌拉特灌域管理局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平稳分泄了乌拉山前进入三湖河干渠的山洪,保障了八、九、十排干高效畅通排水。
  
  该局针对今年提前进入汛期的气象特点,夏灌开始即安排制定了《三湖河干渠应对乌拉山南麓山洪防洪泄洪预案》,6月25日开始降雨即安排全体人员全部到岗,局领导、科所负责人、巡查职工全部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排水轮休人员也全部返岗,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按联系点分片负责,深入三湖检查排洪线路,查看农田积水情况,联络租赁、购置临时抽水设施,落实分洪排涝的各项工作。并要求各排水所提前加大抽排力度,腾空库容,预留积水空间。
  
  6月28日凌晨一点半左右,乌拉山前山洪暴发,从三湖河干渠新华桥上汇入口进入三湖河干渠,瞬间5~6个流量持续6个小时。三湖所干部职工第一时间到现场组织分洪,并立即通知局管领导和旗防汛办、中滩农场、先锋镇等单位。局领导凌晨两点赶到现场组织分洪,按照预案,通过3条渠道将20多万方山洪全部及时、平稳分泄到了排干和滞洪区。
  
  此次强降雨,九排域上游降雨量特别大,西小召等地降雨量达128毫米,而九排扬水站又在泵站改造建设施工中,8台机泵仅5台能用,还不断出现故障。管理局立即组织全局排水技术人员支援,局领导轮流带班组织抢修,同时把购置和租赁的4台水泵全部调运现场组装,干部职工一起冒雨在泥泞和污水中紧急安装,临时架设机泵增强排水能力,保证了九排干的排水安全。截至7月6日,该局3个扬水泵站共排水4148.26万方,其中九排扬水站同比多排水507.51万方。  (刘俊珍 张星)

 
乌梁素海公司
   
  近期, 由于我市大部分地区持续大雨,造成河套灌区农田大面积积水,积水通过各级排沟全部汇入乌梁素海,造成乌梁素海水位迅速上升,海坝出现多处险情。为此,乌梁素海实业公司迅速成立防汛抗洪抢险指挥部,采取了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全力以赴开展防汛抗洪抢险工作。截至7月8日,该公司与前旗政府共投入防汛抗洪抢险人员200余人、挖掘机21台进行抢险,累计施工600余小时,加固海坝50.66 公里,初步缓解了乌梁素海的防洪压力。
  
  一是公司班子成员全部到防汛一线,协调组织分场开展防汛抗洪抢险工作。二是各分场对所管辖的海区及海坝段落进行认真、细致的全天候巡查,每日上报海区汛情。三是采取人工加背和机械施工相结合的形式,对乌梁素海海坝特别是危险段落进行加高护堤。四是制定预警报告制度和应急预案,储备防洪抢险物资,防止溃坝、决口等重大灾害事件发生。五是与前旗政府协调沟通,共同开展防汛防灾工作,最大限度地保证乌梁素海周边地区人员及财产安全。   (董海军)

 
市防汛办
   
  6月25~28日强降雨发生以来,市防汛办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全力投入到抗洪抢险救灾工作中。
  
  一是提前预警,启动预案。6月24日10时市气象局发布降水天气预报后,市防汛办及时向全市各旗县区发出预警。6月25日第一次降雨后,根据气象形势,于26日与气象、民政、农牧业等部门就强降雨气象灾害防御及时进行了会商,并共同召开了强降雨气象信息发布会,再次发出预警。同时,立即启动了市级防汛应急预案,进入应急响应状态,全力投入抢险救灾。二是根据抗洪救灾工作需要,及时调整机关工作分工。把抗洪抢险救灾作为当前的工作中心和重点,紧紧围绕职能职责,保证做到为指挥部决策提供第一手适时信息和现场抢险救灾“两不误”。机关值守干部恪尽职守,坚持24小时不离岗,吃住在单位,及时统计编发各类信息。三是认真对各地的防汛抢险预案、水库调度方案、无线通迅联络、抢险物料储备、抢险机械和队伍落实、在建工程和水毁工程修复,以及防洪安全隐患排查等各个方面工作进行再落实、再部署、再督促,力求更加全面地实现全方位防御,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四是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灾情发生以来,主动与气象、水文、民政、农垦等有关部门联系,认真做好汛情综合分析研判和灾情统计上报。由于我市部分地区存在公共网络通讯盲区,直接影响防汛报汛工作,该办及时启用短波通讯设备,并积极与无委会和通讯部门合作,完善应急通讯。五是加强信息上报、宣传工作,收集、整理有关影像资料。利用文件、简报、快讯、手机短信、互联网等方式,及时将雨情、汛情、工情、险情传递到市委、政府有关领导手中,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据不完全统计,近期共发送手机短信1200余条,适时汛情通报及防汛抢险快讯25期,完成各类汇报材料12份。同时,提前布置,加强对防洪抢险救灾影像资料收集、整理。六是积极向国家防总和自治区防汛办求援,争取支持。目前,自治区防汛办已支援我市5万条编织袋、200件救生衣。请调国家防总调拨我市一批排洪排涝设备,支援我市抢险救灾工作的开展。  (樊海频)

 
永济局
   
  6月下旬的大到暴雨,给永济灌域水利工程设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灾情发生后,该局全力以赴应急抢险,使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
  
  一是召开了紧急会议。成立了突发灾情处置领导小组,出台了应对突发大雨应急预案,明确了职责任务,制定了具体措施和内容,为抓好应急抢险奠定基础。二是全力以赴抓好四排干排涝除险工作。四排干沟6月27日发生堤顶溢水后,该局立即启动排涝除险应急预案,紧急调用挖掘机4台、铲车3台、水泵12台,抽调干部职工60多人与当地驻军全力投入到了封堵溢水段落抢险任务中。经过连日奋战,于6月30日将溢水口全部封堵,对四排干沟联星桥至尾口9.45公里内的沟堤全部进行了加固。目前,四排干水位正逐渐降低,险情得到有效控制。三是全力以赴抓水毁工程维修恢复。组织人员对受损工程及建筑物进行了全面排查,统一编制了维修恢复计划,按照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逐项安排修复。目前,永济干渠二闸下三桥左岸下游挡土墙冲淘段落维修加固已完工;正稍七闸下兵团渠口闸到正稍八闸山洪冲毁段落维修加固于7月6日开工;组织人员对各干渠(沟)、分干渠(沟)的渠(沟)堤、边坡雨淋冲淘坑进行填埋。 (卫雄)

 
义长局
   
  6月25日到28日的强降雨,使义长灌域的六、七排干、义通排干、皂沙排干、义和干渠与总排干渡槽交叉相继出现险情。义长灌域管理局立即采取紧急防控措施,确保了排水畅通。截至7月2日,灌域各处险情基本得到控制,各大排干水位回落到了正常运行水位,险工段落除险加固全部完成,全灌域未发生一起决口、淹地事件。
  
  险情发生后,该局迅速成立抗涝救灾领导小组,局领导分片包排干、所长包段、职工包渠,24小时不间断巡防护堤,及时排查安全隐患。管理局主要领导亲临一线,靠前指挥,第一时间与排水事业管理局联系,加大了尾闸泵站提水流量,协调供电、水务部门保证电力畅通和防汛机械的调用,协调地方乡镇村组疏通排干向海子的泄水通道。连日来,该局共投入373人次,动用挖机23台、装载机两台、四轮车8辆,拉用石料270方,分别进行了排干疏通、堤背加高、转水开挖、阻水桥拆除等工程,重点对义和渡槽与总排干交叉护坡和义通中游扬水站进行抢险维修加固,确保了排水畅通和灌域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与此同时,该局以践行“总干”精神为切入点,深入开展“下基层、到一线、办实事、转作风”活动,广大干部职工深入村组用水协会、灌户家中,调查了解群众受灾情况,帮助灌户购买抽水机、水管、燃料等急需物品,并积极投入抗涝救灾和生产自救工作中,以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广大群众增强信心、战胜灾害。 (郭美霞)

 
总干局
   
  进入6月下旬,全市普降大到暴雨,农作物受灾,灌区防汛压力剧增。为此,总干渠管理局把总干渠汛期安全输配水作为近期的重心工作,广泛动员全局力量,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汛期安全管理和工程抢险,确保总干渠安全度汛。
  
  一是切实落实安全责任制。汛情发生后,局所两级及时成立了防汛减灾领导小组,第一时间投入到安全隐患排查和处置、汛期值班、巡堤督查等防汛抢险工作一线。二是及时开展隐患排查处置。暴雨发生后,局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及时深入到总干渠沿线,逐段对总干渠渠道及枢纽建筑物进行隐患排查和受损评估。与此同时,各管理所对各自管辖范围内的渠道、渠堤、建筑物工程、取水口等进行重点排查,对部分易出险部位实行专人24小时监控,对检查出的隐患和问题,该局及时处置、上报和登记造册。三是严格执行汛期安全制度。局所两级制定和完善了防汛救灾工作预案,及时调配了各类防汛物资和10余台大型机械,以防范可能出现的险情。要求各管理所和养护段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巡查值班和工程水调管理等规章制度,做到“三个严禁”,即:严禁脱岗、严禁带酒上岗、严禁工程带病带险和超指标运行。四是加强汛期水量调度。该局及时组织对各枢纽闸门、启闭机、机电、水位报警、监控等设备进行排险维修,确保汛期各种设备能够正常发挥功能。 (高儒 董二虎)

 
乌兰布和局
   
  6月25日以来,乌兰布和灌域遭受两次强降雨袭击,给当地农业生产造成了较大损失,部分水利设施受损。灾情发生后,乌兰布和灌域管理局投入抢险资金20多万元,对暴雨冲毁的渠堤、排干沟等水利工程进行了修复,水损工程现已基本恢复到雨前状态,排水基本畅通,排水水位已降至正常。
  
  该局一是要求全体干部职工坚守岗位,严格执行汛期值班制度,实行领导代班制,局领导分片负责,积极联系当地政府,第一时间到第一线查看灾情,了解统计受灾情况。二是明确各管理所所长为防洪防汛、应急救灾第一责任人,各所站、段、闸点人员24小时值班,及时上报水利工程安全运行情况及受灾情况。局所各两级把减灾救灾、尽快恢复水毁工程作为当前工作的重点,确保资金到位、人员到位,集全局之力配合当地政府抢险救灾。三是加大资金投入,尽快恢复水毁工程,重点清除排水障碍,所有排水设施开足马力全部运行,昼夜不停,保证所有进入排干的积水能及时排出,把水位降到最低,想方设法把大雨造成的灾害降到最低,让农户的损失降到最低。  (武利飞)

责任编辑:李璞

河灌水发中心手机网站

河灌水发中心公众号

联系我们 | 免责申明
版权所有: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   蒙ICP备07500273号
联系电话:0478-8700366   电子邮箱:hgzjslb@163.com   地址: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新华西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