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 > 灌区水事 > 灌区要闻 >
河套水利文化向强势行业文化趋势发展
来源: 时间:2010/10/25 点击: 【字体:

河套水利文化向强势行业文化趋势发展

  随着河套水利文化的深入挖掘与整理,水利文化建设渠道逐步拓宽,社会各界对水利文化认识日益加深,河套水利文化正在向强势行业文化趋势迈进。

  繁荣水利文学创作。今年七月,以反映晚清时期河套灌区水利专家王同春为原型的三十集大型电视连续剧《大河套》在五原县开机投入拍摄;以反映河套水利事业发展为主线的二十集纪录片已由宁夏、内蒙古两省电视台联手开拍;由全国人大代表、原人民日报副总编、著名作家梁衡等组成的作家团与我市水利系统文化骨干联手创作的一批反映重视乌梁素海生态治理问题的报告文学,已选入《中国报告文学》专号出版;河灌系统两名职工分别出版了诗集和散文集,短短三年间河灌系统已有5部专著面世。此外,我市水利系统文化骨干的各类作品在国家、自治区和当地报刊发表数量逐渐增加,形成了强势行业文化氛围。

  搭建水利文化平台。在水利部批准“二黄河”水利风景区为国家水利风景区后,加大了对各景点的美化、绿化力度。对景区内的黄济渠、杨家河、黄杨闸遗址、黄杨闸引水渠等四处百年水利工程遗迹进行了确认和保护。同时,积极申报了总干一闸(原解放闸)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还主动与宁夏水利厅、鄂尔多斯市水务局进行联系,就弘扬河套水利文化,推进灌区科技文化合作达成共识,为成立河套水利文化研究会奠定了基础。

  拓宽水利文化展示空间。充分发挥科技文化的职能作用,积极参与了新建市水务大楼室内外的文化元素规划与设计和永济渠水系景观建设,组织相关人员开展了水务大楼和永济渠水系景区雕塑、壁画和栏杆石屏的创作。同时,为打造精品河套水利文化展区,开始了水利博物馆、科技成果展室规划布设,目前水利文物征集活动已经全面展开。

  加大水利文化宣传。广泛利用《中国水利报》、《内蒙古日报》、《内蒙古晨报》、《巴彦淖尔日报》、《巴彦淖尔晚报》、新华网、水利部网站、内蒙古新闻网等多家媒体以及《河套水利文化》简讯对河套水利文化进行宣传,继续开展了河套水利文化讲座4期,新增普及人数700多人。

  落实水利文化于实际工作之中。为了实现文化工作促水利经济发展的目的,河灌总局结合业务工作创新性开展了创“五个好”党组织、水利精神文明、灌区水利文化、政风行风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四创一带”活动。同时丰富活动内容,以标兵引领,开展水利文化、科技、基层一线标兵的评选,倡导在工作、生活、学习中挖掘潜能,进行艺术创作,展示文化特长,营造文化氛围,提升文化水准,推动文化建设,激发工作热情。在“四创一带”活动的带动下,全系统掀起了新一轮水利文化建设高潮。

 

                            总局科技处 王东胜

 

责任编辑:李璞

河灌水发中心手机网站

河灌水发中心公众号

联系我们 | 免责申明
版权所有: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   蒙ICP备07500273号
联系电话:0478-8700366   电子邮箱:hgzjslb@163.com   地址: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新华西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