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后山地区旱情严重各级各地积极应对 去冬今春以来,我市山旱牧区大风天气偏多,降雨、雪量极少,1—6月份后山地区平均降雨量不足10毫米,靠近边境一线的广大牧区降水量几乎为零。7月7日、10日,全市普降小到中雨,但后山地区降雨有限,并没有缓解目前的旱情。全市6000多万亩草场一片枯黄,丝毫没有返青现象,部分草原原本返青的牧草开始枯死。边境地区的草场更是草根裸露,沙石遍野,特重旱灾已成定局。由于牧草枯黄,可燃物干燥,火险等级普遍较高。近期已先后发生森林草原火灾4起,尤其是7月1日乌中旗川井苏木宝日汗图嘎查发生过火面积近万亩的重大火灾,对牧民的生产生活造成很大影响。
面对严重旱情,市委、政府和各旗县区委、政府高度重视,把抗旱救灾作为当前的一项重点工作,组成工作组多次深入灾区,现场办公,解决存在的问题,并组织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各级水务部门积极筹措资金,实施了部分抗旱应急工程。一是在缺水地区加快实施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人畜饮水困难。二是进行水库除险加固,加强水库运行调度,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增加库灌面积。三是与气象部门配合,加大人工增雨力度。
截止目前全市共洗挖筒井1416眼,维修挖潜各类水利工程19处,打机电井18眼,设置饮水点14个,机泵更新配套120台(套)。配套拉水车48辆,新增春播面积2000亩,投入资金1540万元。
市防汛办 樊海频
责任编辑:李璞
河灌水发中心手机网站
河灌水发中心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