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 > 灌区水事 > 灌区要闻 >
河套灌区2008年夏灌工作安排意见
来源: 时间:2008/04/21 点击: 【字体:

河套灌区2008年夏灌工作安排意见

  为了更好地适应国家对黄河依法调度管理的形势,充分认识黄河流域用水新变化,合理高效利用水资源,确保夏灌乃至全年灌溉工作顺利进行,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根据今年的水情农情气候,提出如下安排意见。
  一、今年夏灌面临的形势
  ㈠水量指标分配少,供需矛盾突出。

  根据黄河2007年11月至2008年6月水文年度黄河来水和径流预报,黄河上游流域主要来水区来水比多年同期均值偏少33%;截至4月5日,黄河上游“龙刘两库”蓄水212亿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多12亿立方米。总体分析,黄河上游水库蓄水好于去年,但由于非汛期来水少,加上分配指标的限制,以及水库发电调度和上游灌区用水重叠制约,夏灌供需矛盾依然十分突出。主要体现在:
  一是分配指标严重不足。水利部以水资源[2007]475号《关于颁布实施2007年7月至2008年6月黄河可供水量年度分配及非汛期水量调度计划的通知》,分配自治区全年黄河耗水量53.9亿立方米,比国务院分配自治区正常年份耗水指标58.6亿立方米少4.7亿立方米。其中:分配2007年 11至2008年6月份黄河干流指标21.29亿立方米。据此,自治区分配巴市河套灌区2008年4~6月水量指标为12.88亿立方米,比近年来年实际用水少5.6亿立方米,比去年夏灌少2亿立方米。分配水量指标严重不足。
  二是强化依法调水,严格水调指令。按照时段控制流量指标,今年夏灌4、5、6月份分配全区月均耗水指标分别为80、325和310立方米/秒,河套灌区实际月均需水分别为140、350和340立米/秒,扣除沿黄其它盟市引黄水量,灌区月均引水缺口120立方米/秒左右;为实现头道拐断面流量不小于200立方米/秒的指标,去年自治区控制三盛公枢纽闸下最小流量为300立米/秒,灌区超指标引水将受到严格限制。
  三是宁夏灌区从2005年开始实施控排入海生态蓄水以来,随着调蓄工程设施不断完善,灌溉退水量逐年下降。去年夏灌期间平均退水量比往年减少80立方米/秒左右,灌区时段引水缺口将进一步增大,用水矛盾更加突出。
  受以上条件的制约,黄河出现小流量来水持续时间延长,时段用水紧张的形势仍然难以避免。

  ㈡气候特殊,春播集中,种植结构大幅度调整是今年农情的新特点。
  一是去冬以来,灌区出现3次降雪,局部地区中到大雪, 1~2月份气温持续偏低,极端气温达到1971年以来的最低值,灌区土壤最大冻深1.44米,比去年增加0.34米,造成雪融慢,土壤含水率增加。2月下旬至3月份气温快速回升,致使灌区部分立地条件差的重中盐碱地区出现程度不同的潮塌,据统计,灌区潮塌面积62万亩(去年是222万亩)。但总体看,潮塌对今年春播基本没有影响。农业部门统计,灌区最早3月6日开播,3月15日形成高潮,20~25日由西向东大面积播完。由于春播速度快,播期短,形成需水集中,给错峰用水增加了难度。
  二是受市场和生产资料价格的影响,秋田面积大幅度增加。全市主要农作物呈现“二增三减四持平”的趋势。即:玉米、油葵增加;花葵、脱水菜、甜菜减少;小麦、番茄、黑瓜籽、西甜瓜与去年基本持平。使秋田一、二水与小麦三、四水用水时间集中重叠期延长,灌水定额增大,加重了6月份用水压力。

  二、夏灌安排
  (一)夏灌任务及放水时间
 据统计,灌区春夏灌头轮水需水面积435万亩,其中:小麦160万亩,春灌干地、热水地80万亩,林果草地、夏杂195万亩。
  计划沈乌干渠、总干渠4月14日放水,总干渠上开口的干(分干)渠放水时间由各灌域提出计划报总局核定。

  (二)包干水量指标
 按照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调整黄河用水结构有关事宜的通知》(内政字【2006】59号)文件,调减巴市河套灌区耗水指标3.6亿立米,灌区年度耗水指标调整为36.4亿立米。今年自治区进一步明确灌区年度指标,据此,2008年安排灌区全年净引水39.2亿立方米,考虑总干渠输水损失2.8亿立方米和灌区排水平衡调度,全年包干水量指标按36.4亿立方米进行比例分配。其中:夏灌(4~6月)12.88亿立方米,秋灌(7~9月)12.92亿立方米,秋浇(10月1日后)10.6亿立方米(各旗县区、灌域分配水量见附表1、附表2)。

  (三)水价政策
  国管水价:在市政府没有出台新的水价政策前,灌区国管水价仍执行斗口计价每方40厘。即9月底前用水斗口计价每方38厘,超计划用水斗口计价每方47厘;10月1日后用水斗口计价每方47厘,超计划用水斗口计价每方70厘。
  群管水价:根据市政府《关于印发河套灌区推行农业用水终端水价实施办法的通知》(巴政办发【2008】22号)文件精神和灌区终端水价证会审核意见确定,群管支渠水价为斗口每方9.7厘;斗农毛渠水价为斗口每方8.8厘。以实引水量计算群管水费,不分计划内或计划外指标。

  (四)调度原则及调配方式
  灌区水量调度遵循“集中统一,分级管理;丰增枯减,实时调整;总量控制,轮次平衡”的原则。
  调配上继续采取“沈乌干渠与总干渠配合、灌区东西部相机错峰、轮续灌结合、统筹计划、集中用水、均衡调度”的调配方式。并根据黄河月、旬调度方案和实时调度指令,采取旬调度与五日计划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配水。在保证农业灌溉之后,合理调配安排灌溉间隙期的生态供水。

  三、抓好各项措施,确保夏灌工作顺利进行
  (一)做好灌前各项准备工作。
  一是要抓好灌前工程及管理设施的检查维护工作,对今年凌汛分洪渠道、桥涵、口闸要全面检查,彻底消除安全隐患,对分洪造成的水毁工程和安排春工的国管工程必须在4月14日前抢修完成,不得影响按计划放水。群管工程视水期提前进行渠道清淤,确保输水畅通。
 二是各灌域管理局、旗县区水务局在夏灌前要进一步做好小麦实播面积及其它各类作物种植面积核实统计工作,于4月12前报总局灌排处,为黄委安排5、6月份调度计划和灌区水量调配、灌溉管理提供准确的依据。
 三是切实落实本渠域的夏灌安排和各项管理措施,制定夏灌用水规划,自觉维护夏灌用水秩序,维护灌区大局,为夏灌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是做好发动宣传工作。各地各部门要通过媒体广泛宣传夏灌形势、水量指标和将要采取的政策措施,让广大干部、群众对今年夏灌形势有一个全面、充分的认识,为夏灌的顺利进行提供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科学安排,精心调度,统筹安排一至四水的灌溉。
  坚持总量控制、水量包干用水管理制度。要逐渠制定夏灌调度计划,优化灌溉制度,统筹安排小麦一至四水;立足早浇,争取主动。要处理好小麦用水与热水地、秋田用水的关系。充分利用好4月中下旬、5月下旬的黄河来水,缩短轮次间隙,抓住时机多引水。同时要合理调配渠域之间,渠道上下游、左右岸的平衡用水,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和灌溉效率。
  总局要根据灌区气候和作物生长,合理安排好东西部灌域之间的错峰,缓减高峰期用水压力;各灌域管理局要根据总局调度预案编制轮次配水方案,努力实现月(旬)调度计划与轮(次)调度计划的统一。

  (三)强化用水管理措施,提高服务质量。
  各级政府、供用水单位要各负其责,明确职责,抓好供用水的各个环节,提高灌溉质量。
  总局水调要密切关注上游水情,及时沟通协调,确保按计划引水。根据黄委旬调计划编制灌区旬配水计划,及时通报灌区用水信息,做到实时调度。总干枢纽水调与水文要密切配合,严格执行调度指令。
  各灌域管理局根据总局旬调和五日调度安排,做好配水计划的编制,严格计划用水,提高计划的执行率。基层所、段要与政府、用水组织密切配合,深入田间地头,宣传水情,掌握进度,搞好服务,避免因沟通不到位发生的供水不适时现象,提高服务质量。

  (四)继续深化供用水管理制度改革。
  一是按照市政府的决定,利用三年时间,全面完成农业终端水价改革。今年,乌兰布和灌域、乌拉特灌域和总干局要全面实行终端水价,其它灌域局要完成三分之一的协会、渠道和面积。各旗县区政府要成立农业用水终端水价推进领导小组,水务局要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水管单位要根据“所管会有”的水费托管原则,严格把好收费环节和审批程序。
  二是以建设标准化协会为载体,进一步提升以协会为主体的群管组织能力。今年,市县两级政府和河灌总局继续加大对协会的扶持力度,再建一批标准化示范协会,各管理局、水务局要认真做好调查摸到,确实把哪些运行好、管理好的协会作为扶持的重点;各旗县区政府要继续加强领导,尽快建立与协会管理建设相适应监督管理机制;各地区要继续加强对协会人员的指导培训,根据本地实际,实行分类指导,以乡镇抓好典型,不断提高协会工作能力;要进一步深化以“一渠五改”为内容群管体制改革,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切实把此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是继续抓好水票制供水各项措施的落实,不断强化水权意识和节水意识,推进水票制供水工作健康运行,努力实现灌区供、管、收一体化管理,逐步建立与灌区相适应的水权交易制度。

  (五)加强灌溉监督检查,强化用水管理制度。
  各级政府和供用水单位要建立健全灌溉用水监督考评组织,加强供水监督,做到水量分配公正透明,维护良好的灌溉秩序,实现按计划用水;加强测流量水收费稽核,严格执行灌区供用水收费各项管理制度,做到精确计量、合理收费,杜绝人情水,提高灌溉经营管理水平;加强田间灌溉用水管理,杜绝退排干、灌荒滩等浪费水的事件发生;切实加强排水监督和水质监管,按要求上报总排干及入黄、入乌排水水情;要做好沟道清淤和机泵的检修维护,保证排水畅通。对灌溉期间发现的问题以及好的做法进行通报和推广;要确保行水安全,各国管工程、包括支渠以下群管渠道,认真落实防汛措施和责任,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提高配水效率。

  (六)加强夏灌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级、各地要层层建立夏灌工作领导小组,认真落实各项责任制。加强排水运行管理,做到以排监灌;加强上下协调,及时掌握灌溉动态,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各级水管部门及工作人员要忠于职守、遵纪守法,增强责任感,强化服务意识,努力做到公正、优质、高效服务。圆满完成夏灌工作的各项任务,为全市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做出新的贡献。
 
 

 


 

责任编辑:李璞

河灌水发中心手机网站

河灌水发中心公众号

联系我们 | 免责申明
版权所有: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   蒙ICP备07500273号
联系电话:0478-8700366   电子邮箱:hgzjslb@163.com   地址: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新华西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