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 > 灌区水利文化 > 文学创作 >
学习真好
来源: 时间:2017/09/01 点击: 【字体:
学习真好
 
  记得小时候,家里生活不是很宽裕,多少有点活钱,我们的病就来了,钱自然而然地加倍送给了医院。这些年,我常想,在那个瘟疫频发的年代,父母能把我们养大,已经很不容易了,做儿女的哪还敢奢望读书!

  不是所有好学的孩子都有机会上学的。我们的父母对学习非常重视,晚上大家睡在炕头上,父亲再累也不忘出一道算术题,看谁算得既准又快,二姐总是第一。我刚上小学时,父亲就手把手教我写毛笔字,“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至今历历在目。那时生活再难,父母总是鼓励我们上学,考不上,想法让继续复读,我就复读过俩次。记得我初三复读,父亲还给老师送了一个猪仔!父母对二姐没能上学一直很内疚,母亲不识一个大字,有一次娘俩去汽车站坐车,由于不认识车上的字,问得司机都很不耐烦,这件事情对母亲触动很大,好长时间自责耽误了二姐上学。我高考头年落榜后,母亲说一定要争口糠窝窝气!复读那年竟把父亲一年的退休金都花光了!高考成绩还没出来,在一起劳动的婶娘问母亲,育川再考不上咋办?母亲毫不犹豫地说再复读!全村好多比我成绩好的伙伴都辍学了,唯有我在父母的坚持下考上了大学!这里多半是父母的功劳,可父母几乎没能享上我的福气!

  供孩子上学是父母大爱的滋润。父母供了我们四个孩子上学,最多时三个住校,这在村里再没有第二家。每到开学的时候,没学费,就要卖粮食卖菜籽,父亲甚至学会编萝头、笊篱和扫帚,去城里变卖了还不够,无奈就向富裕邻居借钱。记得有一次大早,家里柜子上放的五块钱不翼而飞了,母亲为此哭了好几天。住校花费高,给家里也添不上手,但父母从来没让我们发愁,直到我们自己放弃学业。

  时光荏苒,转眼我已是五十多岁了,现在每每想来,今生做父母的儿子真好,如果不是父母传承耕读传统,如果不是父母节衣缩食供孩子读书学习,我们也许就没有今天这样富足幸福,尽管我们现在还没有多少金钱。父亲经常说,金钱别人能够偷走,学下的知识别人永远偷不走。父母的言传身教,也教育和启迪我们,无悔地鼓励帮助孩子学习深造,值!

  读书学习是一生的事情。我是一个比较迟钝之人,直到如今才越发感悟到,原来幸福和成功的钥匙就在我们身上,那就是永不放弃读书学习!

  学习真好!

                排水管理局    孟育川

责任编辑:李璞

<上一篇炎 热

河灌水发中心手机网站

河灌水发中心公众号

联系我们 | 免责申明
版权所有: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   蒙ICP备07500273号
联系电话:0478-8700366   电子邮箱:hgzjslb@163.com   地址: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新华西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