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月的酒
来源:
时间:
2017/09/01 点击:
次
【字体:
大 中 小】
那些年月的酒
中国的酒文化延绵几千年,百象难赘。我们小的时候正是国家困难时期,家境清贫,酒作为奢侈品,只能是逢年过节按户凭票供应一斤八两。平时普通人家对酒则是可想难求的,而且日子紧吃饭难,哪还有钱买酒喝。有时候人们实在酒馋的不行就让村里头有脸威信高的领上去卫生院磨缠,低三下四,说上半天好话,人家才给倒上半瓶酒精,回家后兑上凉水,捞上两盘酸蔓菁,眼不离瓶思谋着能多喝一口。酒来的不容易,大家特别珍惜,为了慢慢享用,办法不少,把酒倒到碗里,竹筷上别着瓶盖在碗里提着喝,谁猜拳打杠子,谁赢了就喜滋滋的喝一提提,省酒又红火。喝了酒的年轻人蛮村子转悠显摆,没醉装醉耍酒疯。
俗话说,再富的村子里也有穷人,再穷的村子里也有富人,一点不假。我们村里有一户董姓人家,日子过得比较好,人家吃的穿的村里的人都无法比,他家的大儿子有出息,不知道是干什么的,但生活水平很让村里人羡慕。董某是个孝子,除了往家里寄钱外,每次回来都还能给他爹打上一壶烧酒,可是眼红坏了村里人。老董很小气,总是把酒藏着掩着悄悄抿哒。老董的二儿猴子和我们同龄,性格豪爽一些,家里有啥好吃的好玩的都还能和伙伴们分享,大家都愿意和他一起玩。村里人都知道老董家常有酒,猴子每每看到他爹盘腿坐在炕桌前,一小碟韭菜花和一碟花生米,美滋滋滋溜的那个舒服劲,总以为天上的神仙就在那酒里头。就总是转啦着小眼睛琢磨着咋能偷来点也上上神仙,可是他爹把酒藏的很紧,总也找不着机会。有一天放学回家,见着他爹在炕上高低扯呼,于是小伙伴们望风,猴子偷悄悄去厢房柜子里倒了一小墨水瓶烧酒,哥几个飞一般跑到了村头大柳树下。拧开瓶口,酒香扑鼻,整的伙伴们猴急猴急的。猴子摆唬开来了,“这是我哥孝敬我爹最好的酒,一人只许喝一小口”“不行不行,打派性喝”。于是六个人手心手背分成两组,划拳,谁赢了谁喝。以往划拳喝凉水我最厉害,但那次划拳赢酒喝我却总是输,眼睁睁看着瓶里的酒越来越少,谁也想多喝点,就又按“抠糟木头”喝,划拳谁输了谁喝。一墨水瓶酒喝完,小哥儿几个的脸便红扑扑了,记得好像除了头晕,也并没有神仙上身的感觉。之后猴子隔三差五都能从家带出一小瓶酒来,哥儿几个每每喝的挺红火,恨不得撺掇猴子连酒壶也整出来才过瘾。但时间一长就露了馅。一天猴子正在厢房里偷倒酒,背后他爹铁叉般的巴掌带着叫骂劈头盖脸的扇了个猴子风雨不漏,可让他爹揍了个命不值钱。我们从此便有好长一段时间再没有饮过酒。
时光如流水,岁月竞匆匆。长大后,我们都参加了工作,日子也越来越好,酒在生活中不但已不是珍贵东西,反倒很多时候成了负面累赘,隔三差五的酒摊子,应酬必酒,每喝必醉,每醉必伤身,因酒发生的负面事件层出不穷,因酒导致的身体疾病越来越多,确实是警醒了人们的生活观念。于是人们逐步开始注重养生健康,大喝大醉的现象少了,躲酒推辞的多了,即使饮也不如从前,适可而止,大家都注重了酒过伤身的养身健康。时代好,日子好,身体好,家庭老小好,健康生活就是最大的幸福。
解放闸管理局 白剑锋 赵建华
责任编辑:李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