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总干人在豪迈地歌唱
来源:
时间:
2015/07/07 点击:
次
【字体:
大 中 小】
今天,总干人在豪迈地歌唱
在巴彦淖尔,有一条渠,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那就是总干渠。总干渠水,日复一日地歌唱,总干人,在歌唱中放飞着梦想。
人所共知,总干渠,水泽农田,浇灌出河套平原,谱写了塞外河套,天下粮仓之传奇。但是,多数人却有所不知,在总干渠180多公里两岸,近几年,发生了和水一样珍贵的美妙故事。
那是2009年,有一个单位,有一个人,有一届领导班子,提出了一个梦:把总干渠建成巴彦淖尔市的“安全河”,把临河周建成城市“风景线”,把北方风沙源建成“三北防护绿化带”………。
起初没有人关注,没有人指令,这帮人,风里来雨里去,从春到秋,播条插柳,在寂寞和艰苦中耕耘。
短短6年时间里,一帮人,一条心,干成一件事:植树造林。一棵树变成一片林,今年绿一点,明年连成片。象儿童魔幻,象人间奇迹,悄无声息。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曾有这样一个观点,除了艺术家,因为兴趣而愿意辛勤劳动之外,多数人,需要用物质来刺激他们的劳动热情。
而这帮人,不计较眼前得失,义无反顾地投入了“志愿者”一般的生活,6年时间里,人均造林达7万多株。有人说,你们这帮人,是管水的人,却干起了农民种树的活儿。是谁更改了你们的职业,是哪种力量把你们驱使,我们说,是一种因热爱水而生发的热爱树的激情,是因热爱渠而又热爱绿的自觉意识和伟大梦想。
有理想的人是快乐的,有快乐的人,是决不辜负这个伟大时代的。正月十五过后,当人们还沉浸在节日的欢乐气氛中时,总干渠上已经开始了热火朝天的造林工作,采集苗条、整理土地、保养机械、栽植管护,直到年底初冬,大地封冻时,这一切才又重归于平静。
坐办公室的人放弃了舒适的工作环境,自加压力干起挖坑、栽柳的体力活儿,每天弯腰屈背无数次,腰像打了钢板一样不听使唤,直到筋疲力尽。有人说,这也是一场挑战极限的运动。
在总干,同事间有时不分职位,通称为战友。我们确实是在这类军事化劳动中,获得了互助的友谊和真感动,建立了新型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干群关系、同事关系。
难以忘记,2012年深秋,总干渠渠留地里已结薄冰,男同志穿水靴站在没膝深的冰水里,寒风凌冽,站在岸上的人直打哆嗦,他们长时间站在冻冰层里,两脚早已冻得没有知觉,可他们依旧干得热火朝天。女同志扛运树苗,一次要扛7、8根苗条,因为距离远,一个来回下来,大家都累得直喘气,女同志都当男同志使唤了。中午饭时,大家在渠堤上吃,寒风中,大家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或蹲或站,或席地而坐,或互相调侃,你一言我一语,讲述着劳动中的趣事。无数热闹场面、生动故事的记忆,如在眼前,挥之不去。
作为总干的一员,亲历和见证这一切的我,感到无比荣耀和自豪。几年来,有太多的人、太多的事,值得我们回味、值得我们去讲,领导表扬着群众,群众感激着同事,群体感动着社会,社会传诵着总干。
我们常常静默而思,是什么力量使我们团队这样和谐,是什么事业使我们这样梦绕魂牵?
在劳动中,在欢乐中,在庆祝绿色成荫、层林尽染、生态文明的丰收中,我们豁然开朗。不是我们有多么伟大,不是我们有多么超人,是巴彦淖尔大地上,有长期以来得以传承的这样一种灵魂,那就是“总干”精神。
“总干”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化,是中国梦的动力源。今天的回顾,不是祖国正北方,保护大自然“绿色战”的终结,是新世纪、新常态下,拉开了美丽中国持久战的序幕。
黄河水,在继续滔滔不息地流淌,总干渠两岸绿色长廊在经年累月中延长,总干人的青春、年华,奏起了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畅响!
总干管理局 胡晓卫
责任编辑:李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