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 > 灌区水利文化 > 文学创作 >
在平凡中奉献
来源: 时间:2015/07/07 点击: 【字体:
在平凡中奉献

 
  阴山下,黄河边,一条横穿河套平原的血脉,像昂首向东的巨龙,在岁月的碾磨中,默默承载着河套灌区的历史,这就是我们的总排干。作为河套灌区排水系统的骨干工程,肩负着灌区防洪排水、排盐治碱的任务,如今,生态补水和工业供水的使命又落在了它的头上。记不清送走了多少开拓者,说不尽迎来了多少建设者。一批又一批排水人,默默无闻地坚守,兢兢业业地工作,是他们,把毕生精力和聪明才智都献给了排水事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出一曲曲动人的青春之歌。

  闫向智,自治区劳模,百亩园的功臣。曾经二十年如一日工作在基层,测流量水、养护工程,年年栽树,时时修路,附近的农民总是问:“修路是你的任务?”“不是”他淡然地回答。“填雨淋坑顺便修修路。”这样的事次数多了,村里就奖了他钱,他却把钱全部捐给了学校。闫劳模观测的地下井位于总排干大发公段,共有17眼,2天1次每个月观测15次水位,测一遍需要徒步行走12里地,一年下来,布鞋都磨坏了好几双。有一年,测地下井的日子正好赶上大年初一,为了准确地测到水文资料,他过完除夕就去了所里,直到大年初四才回家。人们不理解说你非过大年去,迟去上几天不行,他说水文资料就是要求准确性,只有准确及时,才能为防洪抗旱提供可靠依据,必须按要求的时间测。如今,劳模已经退休了,可他栽的树还立在那里,一棵棵、一排排,像勇敢的战士,述说着总排干动人的故事。

  贾瑞,自治区“三八”红旗手。92年中专毕业后,本应留在一所机关工作,但她毅然选择了放弃,主动和丈夫一起来到黄济大断面做测流量水工作,那里远离城镇,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但她克服困难,工作起来任劳任怨,测流量水、工程养护、植树种地,一天到晚忙个不停。白天出去工作,把年幼的女儿一个人锁在家里。劳累了一天,当她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里,一开门,看见女儿正坐在地上哇哇大哭,衣服上一片狼藉,头上磕了个大包,顷刻间,那份藏在心底对孩子的愧疚,化作两行热泪喷涌而出……在我身边,还有许多女同事,为了工作,将年幼的孩子寄托到学校,无法像其他的妈妈那样,时刻陪伴在孩子身边,作为妈妈,她们是“不负责”的妈妈,可是作为水利工作者,她们是合格的!在这里,请允许我向工作在基层的姐妹致敬!

  以前,我总认为“奉献”、“牺牲”这些被弘扬的旋律被高唱的凯歌,离我们太遥远。可是今天,当我们回过头来看看身边的同事们,看看与我们朝夕相处的平凡人,我深深地震撼了。寂静漫长的冬夜,当人们沉醉于甜美的梦乡,他们却值班在泵房,彻夜未眠;晨曦初露的早晨,当人们漫步在公园的小路,他们早已开始新一天的奔忙;风和日丽的季节,当人们举家出游的时候,他们却风尘仆仆地栽树修路;阖家团圆的节日,当人们尽享天伦之乐的时候,他们却满身泥水地取水测流;有的人常年工作在基层,父母病重不能尽孝,有的人夫妻同在一个班上,孩子年幼无暇顾及……正是因为他们这样的无私奉献,默默坚守,才有了今天排水事业的健康发展,河套灌区的繁荣昌盛。
把简单的事情干好你就不简单,把平凡的工作做好你就不平凡。是的,我们不能金戈铁马,轰轰烈烈,但我们可以立足本职,兢兢业业,用我们的真诚和汗水铸成排水战线最坚固的基石。因为在我们的心中常亮着一盏灯:我是排干一分子,甘为排水献人生!


                      排水局   王惠丽

责任编辑:李璞

河灌水发中心手机网站

河灌水发中心公众号

联系我们 | 免责申明
版权所有: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   蒙ICP备07500273号
联系电话:0478-8700366   电子邮箱:hgzjslb@163.com   地址: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新华西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