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 > 灌区水利文化 > 文学创作 >
红旗引领绿色事业
来源: 时间:2010/07/06 点击: 【字体:

红旗引领绿色事业

  6月29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颁布十九周年纪念日,7月1日,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九周年诞辰日。作为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工作者,我们举办了一次生动而意义深刻的纪念活动,就是由我们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和积极份子到大自然看生态,到大青山追思英烈足迹,再到水保生态试验基地参观座谈,起到了红色纪念和绿色游览有机结合的双重意义。虽然烈日炎炎、道路坎坷,但我们看到蓝天白云下,红旗在绿色中飘扬,充满生机和活力。我触景生情,不由深思:我们的事业总是在党的正确领导下,逐步提高认识,不断加快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步伐,我们国家正坚定不移地向生态文明迈进。

  一个国家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的基本标志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一直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为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也让全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党中央及时提出了“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起到了互为基础,相互促进的作用。在全国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质量都有较大改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民主,让全民都能真正享有参政议政的权利和义务,我们党在“两个文明建设”的基础上增加了政治文明建设。完全看得出,中国共产党就是善于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不断完善整个事业的指导思想,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之处。在党的“十七大”上,又把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相提并论,作为了和谐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和必然要求。生态本身是客观的,同时有好的生态会让人们精神焕发,也会支持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所以,生态文明又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重要基础。

  加强生态建设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

  经济快速发展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许多实惠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比如水土流失加剧、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等问题。严重的水土流失何谈环境保护,所以,水土流失已是我国“头号环境问题”。面对全球重视环境保护和人民群众急切需求优美环境的新形势,党和国家又提出和确定了“保护水土资源,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大力倡导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党的“十七大”也把科学发展观写入了党章,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的发展理念。其中以人为本是核心内容,实现可持续发展是重要体现,搞好生态建设就是科学发展观重要内涵的具体实践。要正式把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逐年加大投资力度,从此使我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事业迈入了新的纪元。

  做好民生事业就是践行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地球是我们人类的家园。保持水土、平衡生态、保护环境,功在当代、造福千秋;水土流失,破坏生态,污染环境就是自毁家园。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部分企业和个人只追求经济效益,淡漠生态效益,甚至不顾地区和国家利益,拒绝水土保持监督依法检查,没有办理任何水土保持手续,人为造成较为严重的水土流失;也有个别地区只注重招商引资上项目,只看眼前和局部利益,忽视水土保持生态文明的深远利益,对水保执法和管理无理的干预,这些现象都是与党和人民的要求格格不入。以浪费资源、破坏环境换取经济利益的人将成为历史罪人。为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我们党全面深刻地开展了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活动。其重要意义之一就在于发展经济,还要有效利用资源,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了水土资源就是保护了现实生产力,保护生态就是保护了民生利益,也就保护了可持续发展能力。党中央一再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一定要处理好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要求在发展经济中保护生态,在保护好生态中促进经济发展,做到相互依赖,相互促进。我们既要经济GDP,也要绿色GDP,作为党员领导干部,绿水青山也是政绩。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一切文明的基础。各级党组织、政府都要高度重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事业,社会各界都要大力支持民生水保工程,全民都要深刻认识和积极参与生态建设。绿色事业,是上对得起祖先,能够告慰先烈,也造福子孙后代的美德事业。让我们都要不断提高认识,齐心协力,坚持不懈,努力把我们党提出的“四个文明”真正建设好,让党和国家的红色旗帜在绿色大地上更加鲜艳亮丽!

                                市水保站   母吉君
                                   

责任编辑:李璞

河灌水发中心手机网站

河灌水发中心公众号

联系我们 | 免责申明
版权所有: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   蒙ICP备07500273号
联系电话:0478-8700366   电子邮箱:hgzjslb@163.com   地址: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新华西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