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布和沙漠巴彦淖尔段入黄泥沙监测研究工作有序展开 今年,在巴彦淖尔市水务局、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市水土保持站自行筹资,主持制定了乌兰布和沙漠巴彦淖尔段直接入黄泥沙监测初步方案。 市水保站供稿
巴彦淖尔市黄河段处在黄河上游的最下端,流经巴彦淖尔市境内总长度为345km,其中,有近15km的地段沿乌兰布和沙漠边缘绕行,乌兰布和沙漠90%以上区域的沙丘呈流动状态。由于区域内气候干燥,风蚀非常强烈,在风季,风沙流由西北向东南直灌黄河;在雨季,黄河水直接将堆积于岸边的流沙淘入河内,造成河床淤积,行洪、行凌能力降低,该区域是黄河泥沙的重要来源,是黄河水灾频繁发生的重要原因。
巴彦淖尔市境内的乌兰布和沙漠沿黄地段沙漠演变、沙丘运动规律,向黄河输沙量及防治措施的监测和研究是一个由来已久的课题。多年来,由于该区域地理环境恶劣,研究方向不明确,监测方法不规范,监测设备落后等原因,此课题一直没有形成最终成果。
针对这种情况,水保站邀请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共同参与,会同磴口县水土保持部门,多次深入沙漠腹地和黄河沿线考察、调研,通过咨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磴口沙漠实验中心,在经过多方论证的基础上,初步完成巴彦淖尔段乌兰布和沙漠直接入黄泥沙监测方案。监测内容有黄河沿线生态环境本底调查;风蚀入黄泥沙监测(包含乌兰布和沙漠气象观测、沙丘移动观测、近地层风蚀强度测定、降尘观测和风蚀入黄泥沙量的计算);水蚀入黄沙量及泥沙监测(包含黄河及地面基本水文因子观测、黄河及地面径流泥沙监测);黄河及地面径流输沙量平衡计算等。监测方法主要包括常规的监测方法,结合卫星监测资料观测法、地面控制监测法等。
乌兰布和沙漠巴彦淖尔段直接入黄泥沙监测方案的制定,为下一步监测工作的正式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计划通过向上申报,积极争取国家公益研究项目投资,经过3年的研究,此项目成果一旦通过相关部门的评审认定,将会为巴市生态环境建设带来巨大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对其它地区水土保持、沙漠治理可以起到借鉴作用。同时,为巴彦淖尔市的沙漠治理、黄河保护、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责任编辑:李璞
河灌水发中心手机网站
河灌水发中心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