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我市将全面构建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水安全保障体系
来源:
时间:
2016/03/23 点击:
次
【字体:
大 中 小】
十三五”时期我市将全面构建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水安全保障体系
“十三五”时期,我市水利工作要全面推动“改革活水、项目兴水、科学管水、全面节水、依法治水”各项目标任务,构建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水安全保障体系。重点在六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在完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上下功夫。围绕水利 “十三五”规划项目,加快水利重点项目落地实施。加大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确保2020年完成大型灌区节水改造规划建设任务。完成黄河二期防洪工程,推进沿山防洪工程体系建设,不断完善防汛抗旱综合减灾体系。争取《河套灌区盐碱化耕地水生态治理项目规划》取得国家批复,推进排水工程疏通整治及建筑物配套的综合调配体系。力争完成100座排水泵站改造、50座小中型水闸除险加固。大力发展以高效节水和牧区节水示范为主的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完善水权交易制度,加快推进水权转让试点工程建设。启动实施农村牧区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积极争取实施小流域治理、生态修复等水土保持重点工程。
二是在提升供水保障能力上下功夫。全面做好农业、工业、城镇和生态供水,不断增强水资源配置和供水保障能力。统筹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保障农牧业用水。全面实行总量控制、定额用水管理制度,2018年完成“水权细化”及“总量控制、定额管理”体系。进一步优化工业园区供水工程,力争“十三五”末,全市工业供水达到3亿立方米。加大城乡饮用水源地保护,加强黄河水厂建设管理。充分利用凌汛水、灌溉间隙水,改善地区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
三是在强化水资源节约保护上下功夫。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快水资源管理监控体系建设,开展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实施重要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和水域监控。抓好《乌梁素海综合治理规划》上报审批,持续做好乌梁素海扶贫攻坚。充分利用全市300多个湖泊海子实施河湖连通工程,每年实施生态补水3亿立方米以上。加快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京津风沙源等项目,年均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50平方公里。
四是在创新水利发展体制机制上下功夫。深入推进水管体制改革,争取“两费”全部落实到位。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业水价体系。完成总量控制、定额用水管理制度改革。深化水资源管理,完善河湖管理与保护制度建设。推进群管水利改革,强化用水协会能力建设。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不断增强企业发展活力。积极探索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理模式,继续推进农村牧区水管体制及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
五是在推进依法治水上下功夫。紧紧围绕水利中心工作,认真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执法职责,着力提升水政执法效能。健全预防与调处相结合的水事纠纷调处机制,深化水行政许可审批制度改革。加大对水事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深入开展水利安全生产大检查和专项整治,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六是在构建节水型社会上下功夫。把节约用水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生活全过程,发展优质高效节水型农业。建立循环工业用水体系。加强雨洪资源以及中水等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提高城乡居民节水意识。加快城乡供水管网技术改造,减少输配水损失和用水环节的浪费。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基础的关键一年。要围绕“改革活水、项目兴水、科学管水、全面节水、依法治水”的发展思路,确保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第一,要加快水利工程建设。抢抓新一轮大规模水利建设机遇,全年水利投资突破15亿元。抓好《河套灌区盐碱化耕地水生态治理项目规划》上报审批,争取年内启动实施。按计划完成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年度建设任务,完成投资8.5亿元。启动实施水权转让三期工程。完成乌后旗西乌盖水库和乌中旗联丰水库新建工程,实施节水增效面积28万亩。启动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完成投资7000万元。
第二,要全力保障农业生产供水。今年春夏灌农业供用水形势比往年更加严峻。根据引黄水量调度预案重点强调三件事:一是切实抓好凌汛水灌溉。利用分凌水提前引水灌溉。二是启动抗旱应急水源井。三是积极调整种植结构。
第三,要切实抓好防凌防汛抗旱工作。加快完善防洪减灾体系,着力增强灌区抗旱减灾能力。切实加强防洪骨干工程建设,完成黄河二期防洪工程年度建设任务,加快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扎实抓好开河、封河及主汛期防凌防汛工作。全面落实以防汛抗旱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责任制,强化汛前检查等关键环节,确保黄河防凌安全。
第四,要着力推进水生态建设。加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考核,落实好以计划管理为重点的用水总量控制红线、以节水为核心的用水效率控制红线、以入河排污口监管为重点的纳污控制红线管理。年内实施生态补水4亿立方米,完成乌梁素海人工湿地建设,年产24万立方米纤维板项目建成投产。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250平方公里。重点抓好总干渠沿线和总排干绿化带建设,完成骨干渠道绿化100公里。
第五,要全面深化水利改革。加快灌区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管养分离改革。深入推进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以乌兰布和沈乌灌域一干渠为试点,积极推进水权综合改革。年内完成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任务。2016年沈乌干渠要完成水权指标细化量化分配,其他灌域各选一条分干渠试点开展。要加强河套水务公司等国有企业改革,积极探索采用PPP模式开展股权合作,缓解企业资金压力。新禹、济禹、河源公司要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财务运行,扩大业务规模,不断提高经营效益。
第六,要统筹推进水利法制建设和水利科技创新。持续深入开展水利法治宣传教育,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加大对水事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及时排查化解水事矛盾纠纷。注重水利科技文化骨干队伍培养,加强水利科技、文化示范基地和科技成果展示基地建设,抓好水利信息化重点工程建设。
河灌总局 王春晖
责任编辑:李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