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灌区科技文化工作向纵深发展
近年来,河套灌区水利科技工作纵深格局初步形成,科技示范展销格局加速构建。
科技示范展销格局构建以水务大楼科技展销厅为抓手,协调亚美特公司完成了滴灌模型的制作安装。完成了坝塄试区农业精量化配水集成技术显示系统的安装调试,数据库建设顺利推进。完成中小学生节水教育模型招标,中标单位近期入场开工建设。
合作交流与基地建设格局已成雏形。以各试验站、示范基地为基础,以国内农业类大学和科研院所为依托,着手建设高标准科研基地,缔造持久性的合作关系。与中国农业大学达成抗堵塞滴灌设施研发长期合作协议。与内蒙古农业大学达成的农业节水技术集成示范长期合作协议不断巩固。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达成灌区水利科技基础理论研究的长期合作协议。与内蒙古水科院达成引黄滴灌与节水工程新材料研发长期合作协议。与武汉大学合作开展盐碱化治理研究。
科研攻关格局全面启动。与内蒙古水科院等院校合作承担的自治区水利科技重大专项《引黄灌区多水源滴灌高效节水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15年实施方案审查通过,目前内蒙古水科院、中国农大、武汉大学、内蒙古农大、水利部牧科所以及河灌总局等课题承担单位分别进入了磴口县三海子、王爷地、临河区九庄、隆盛、五原宏胜试验区展开工作。磴口县沙金苏木宝日浩特3000亩引黄滴灌示范区、五原县隆兴昌镇光伏新镇2000亩引黄滴灌示范区和杭锦后旗头道桥镇民建村1500亩引黄滴灌示范区破土动工,乌拉特前旗大佘太镇马卜子村800亩库水滴灌示范区正在进行施工设计。
与内蒙古农业大学等院校合作承担的“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内蒙古河套灌区粮油作物节水技术集成与示范》,大部分科研指标已经完成,内蒙古农大、水利部牧科所、内蒙古水科院、河灌总局等课题承担单位科技人员进行试区工作。本项目今年结题验收。
灌区水利文化工作迈出实质性的步伐,水利风景区建设步伐加快。继2014年建成三盛公枢纽工程、二黄河、德岭山水库三个国家水利风景区的基础上,今年年初,杭锦后旗润升湖等4处风景区进入自治区级水利风景区行列,今年三月上旬,完成了将乌拉特中旗二狼山水库申报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的工作。目前,正在着手水利风景区协作联动机制的研究与建立。
水利工程文化审查迈出尝试步伐。针对市文物保护单位——杭后“园子渠”口闸新建,邀请了杭后文化局、文物管理中心及地方文化名人进行研讨,就如何丰富现有水利工程的文化内涵、水利文化元素任何提炼和融入,提高水利工程艺术品位,突出河套地方特色等方面提出创意、完善了设计方案。积极启动水系景观旅游,与河套水务集团公司联手开发“临河水系一日游”项目。邀请文化名人进行了旅游线路踏勘,景点文化创意和项目策划,设施方案正在加紧完善。
黄河水利文化博物馆进入规范化管理,建立起了安全防范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讲解员义务提升机制及建立起了中小学生节水教育常态机制。
总局科技文化处 李慧煜
责任编辑:李璞
河灌水发中心手机网站
河灌水发中心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