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 > 灌区水事 > 灌区要闻 >
加强水资源管理 建设水生态文明为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 时间:2014/03/26 点击: 【字体:
加强水资源管理  建设水生态文明
为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纪念第二十二届“世界水日” 第二十七届“中国水周”
内蒙古河套灌区管理总局  巴彦淖尔市水务局
 
 
  3月22日是第二十二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二十七届“中国水周”。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各地都以不同形式开展纪念活动,目的是增强人们水忧患意识,牢固树立保护和节约水资源的观念。联合国确定2014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与能源”。水利部确定2014年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加强河湖管理,建设水生态文明”。 
 
  水对巴彦淖尔市来说,不仅是农业的命脉,更是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近年来,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努力做好水资源的科学配置和节约保护,最大限度地为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水资源支撑,取得积极成效。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看到全市资源性、工程性、水质性缺水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部分地区水资源紧缺问题依然突出,而且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推进,用水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城市及工业需水量逐年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已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水资源管理、节约和保护,保障城乡用水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仍然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们所承担的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
 
  为此,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市水利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扣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和市委政府工作部署,大力弘扬总干精神,按照“紧抓项目强基础、优化服务惠民生、创新管理提能力、深化改革增活力、壮大水务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做优做活水文章,为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富民强市战略提供强有力的水利支撑。
 
  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服务“三农”提供有力保障。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我们要在2014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紧紧抓住国家和自治区新一轮大规模水利建设的机遇,积极向上沟通对接,加快项目争取,集中力量解决我市水利工程历史欠账问题,努力在大型灌区节水改造、泵站更新、排水改造、农田水利、饮水安全、水土保持、防汛抗旱、工业园区给排水等重点民生水利工程建设上取得新进步,进一步夯实水利发展基础,提高全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全面强化水资源管理配置,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水资源支撑。要统筹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不断增强水资源配置和供水保障能力。一是优先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用水,重点加强临河一、二、三水厂的运行管理,抓好临河黄河水厂一期工程和城区管网配套工程建设,全力保障城区供水安全。在继续加大饮水安全工程争取力度的基础上,统筹做好全市农村牧区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确保工程效益持续发挥。二是农业供水要强化“总量控制、定额管理、超用加价”制度,加强计划管理,实施精细调度,保障农牧业生产用水。三是工业供水要紧紧把握全市“水煤组合”战略和工业发展布局,加强中水、再生水及黄河分凌水利用,提高工业项目用水保证率。四是生态供水要充分利用凌汛水、灌溉间隙水,发挥我市河湖渠沟密集、纵横交织的优势,建设灌排畅通的分凌补水通道,积极支持实施城市水系景观建设,加大引水入城入湖力度,改善地区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
 
  加强水资源管理,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要把强化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战略举措,逐步形成水资源节约保护和高效利用的倒逼机制。一是全面加强取水许可管理。工业用水继续推行定额内计划用水管理,超计划、超定额用水实行水资源费累进加价制度。对凡是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用水申请一律不予受理。二是加强水资源论证管理。对水资源论证超过三年没有开工建设的项目要废止批复,对项目实际用水水源与批复不一致的,以及违规入河排污等现象,要按法律法规全面纠正,切实规范用水秩序。三是加大对水功能区的监管力度。进一步完善水功能区水质监测体系。从今年开始,凡是不符合水功能区划要求的项目,用水申请不予受理。要全面清理各级排干沟上的排污口,凡是没有上污水处理设备或排水未实现达标排放的,一律关闭入河排污口。四是主动抓好城镇供排水管理。重点落实好纳污总量控制红线,加强重点水源地的保护,完善饮用水源地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确保城乡水体安全。
 
  加强河湖管理,建设水生态文明。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核心组成部分。作为全市涉水管理部门,在今后工作中,我们要紧紧围绕全市战略部署,切实抓好生态建设各项工作,到“十二五”末,努力使全市湿地保护与恢复取得积极进展、灌区造林绿化和水土保持治理等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建设美丽巴彦淖尔做出应有贡献。一是加快乌梁素海综合治理。坚持项目带动与产业发展同步,生态补水与内源治理结合,积极盯办《乌梁素海综合治理规划》审批,以项目促进治理,以产业带动治理,尽快实现乌梁素海水质的根本好转。二是大力推进灌区造林绿化。结合排水改造工程实施,按照“一区、两带、四片、多点”的灌区绿化规划,坚持从给政策、创环境、搞服务方面入手,调动灌区各方造林积极性。大力推进排水沟道的绿化工作,全面完成各级骨干渠道、工程保护用地、基地绿化任务,促进灌区林业产业化、规模化和良性化发展。三是加快实施水土保持治理。抓住国家加大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机遇,全力争取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项目,完成全国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建设试点旗县工作,努力在综合治理面积和效益上取得新成绩。
 
  关注水,就是关注民生,就是关注未来。水的问题,涉及面广,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借此呼吁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节约每一滴水、保护每一滴水做起,珍惜水资源,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促进水资源永续利用,让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全力保障我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李璞

河灌水发中心手机网站

河灌水发中心公众号

联系我们 | 免责申明
版权所有: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   蒙ICP备07500273号
联系电话:0478-8700366   电子邮箱:hgzjslb@163.com   地址: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新华西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