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灌总局系统狠抓整改落实确保教育实践活动不走过场
连日来,随着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推进,河灌总局系统局属各单位紧密结合实际,抓住整改落实、建章立制两个关键环节,加大整改落实力度,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出成果见实效。
排水事业管理局 针对基层所站反映强烈的工程养护机械缺乏的问题,多方筹资30余万元,为7个所站各配备了四轮车1台,为四个工程管护所站各购置1台小型挖掘机;对于离退休职工反映的联络慰问少的问题,“七一”期间专门组织部分离退休职工沿总排干沟进行了现场观摩,并召开了征求意见座谈会,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对于群众反映的现代化办公条件差、效率低的问题,通过水质监测信息化改造项目的带动加以解决;对于段站工作环境条件较差的问题,计划三年内争取实现大的改观;对于人才断档短缺的问题,计划每年至少投入5万元,加大职工教育培训投入,同时要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重点培养一批泵站运行管理人员;对于一时难以解决的职工职称工资兑现等体制机制问题,管理局及时上报总局,同时向群众做好解释说明工作,能够近期解决的立行立改,不能及时解决的逐步创造条件解决。
乌拉特管理局 切实把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作为衡量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尺,针对在活动中征求到的群众意见和建议,千方百计抓好落实,通过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使职工群众真切感受到活动带来的实惠。一是筹集资金约5万元,解决了八排干管理所干部职工的出行难问题,并通过向上级部门积极争取,将八排所旧站机房及电器改造工程已列入2014年节水项目,彻底解决了八排旧站房顶漏雨、电气老化,安全隐患大的问题。二是针对十排干新站维修闸门无法使用,管理所的职工们在机泵检维时必须座坝的问题,该局责成工程科具体负责,督促原施工单位进行改造调试,经过多方努力使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三是积极与总局信息办协调,在长济、塔布、华惠、三湖增设了四个光缆基站,进一步增强灌域网络覆盖率及信号QOS,目前三个基站已投入正常运行,网络覆盖和网速得到大幅提升。
乌兰布和管理局 深入基层,想群众之所想,忙群众之所需,全心全意为群众解决民生实事。一是筹集资金解决了二分干管理所一闸点的用电问题,改善了基层工作和生活条件,给职工带来了便利。二是给渡口所、东风所二段、三分干三段安装了自来水,解决这几个地方常年喝苦咸水、高氟水的问题。三是对东风管理所东一支渠全线15.2公里渠道进行清淤,保证了该渠的顺利输水,满足了两个乡镇的灌溉要求。四是建设一分干所多方协调,积极帮助组建了东乌素渠农民用水协会,改变了过去混乱的灌水秩序,让灌户用上了及时水。
总干渠管理局 扎实推进教育实践活动,切实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供水收费问题。一是从2014年开始,全面推行供水收费公开工作,将水量、水费、水价及相应的征收标准和实收水费等信息,向各直口渠灌域进行公示,提升服务“三农”的水平。二是加强水费征缴力度。管理局积极协调乡镇加强消费征收,保证了水费的足额征收。积极化解夏灌缺水危机。三是严格执行总局水量调配指令,及时向直口渠灌域用户通报总干渠水情,在不影响总体计划前提下,合理调整供水时间,有效解决高渠、高地灌溉。四是2014年新建了3座直口渠进水闸,极大地改善了直口渠灌域的灌溉条件。管理局还将在未来1-2年时间内,对总干渠上所有破损严重的直口渠口闸进行翻修重建。
市水文局 党支部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机关工作井然有序。一是机关最大限度精简会议数量,减少会议费用,压缩会议规模;修订完善公务车辆管理使用办法,实行燃油包干,定点加油,定点维保。二是严格按照公务接待程序和规定标准控制支出,严格按照办公用房使用标准对领导干部办公用房进行清理腾退。三是结合每月考勤和半年考核情况奖勤罚懒,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狠刹庸懒散拖等歪风邪气。四是对水文测验设施设备进行更新改造。今年以来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600余万元,新建自动雨量站43个、改建29个;改造了大佘太、广生隆、二牛湾3个水文站,新建站房216平米,其中大佘太水文站新建生产和办公用房96平米;新建水文信息分中心1处,目前机房建设已基本完成,正在筹备会商中心建设;完成海流图等4个水文站办公业务用房政府招标采购工作,在中旗海流图镇和五原隆兴昌镇各购买1处办公业务用房,面积800多平米,进一步改善了水文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了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