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河套灌区排水改造工程项目区体验四个改变(图) 该工程2012年秋天开始实施,到2015年结束,现完成2177千米沟道清淤整治、建筑物380座、投资14490多万元 近日,记者到五原县采访排水改造工程,在一处施工现场,记者看到一条沟道上下游呈现出对比鲜明的画面:下游沟道中堆淤泥积,杂草丛生,水流不畅;而上游沟道则宽阔平坦,水流平缓。
①排水通畅 ②改良土地 ③增加生态用水 ④促农增收
已清淤河段
“这就是排水改造工程中清淤环节期望取得的效果。”同行的河灌总局水利专家进一步说明,“排水改造工程主要包括两个关键环节,就是清淤和建筑配套。清淤主要的作用是疏通沟道,预防山洪到来时溃堤;建筑配套则能够让洪水按照我们期望的流速和流量往预定的方向走。”
经过40多年的运行,河套灌区排水工程老化破损严重,沟道塌坡淤积,各级沟道排水功能明显退化,整体效益逐年下滑,实施河套灌区排水改造工程迫在眉捷。2012年汛期我市连续发生强降雨,造成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农业直接经济损失达53亿元,充分暴露出我市灌区排水基础工程还十分薄弱。
我市河套灌区排水改造工程从2012年秋天起到2015年结束,预计投资153268万元,按照“工程安全、沟道畅通、灌排配套、堤平路通、断面完整、绿化整齐、服务大局”的总体要求,对各级排水沟道进行整治及建筑物配套。截至2013年5月6日,全市已开工建设的沟道有1916条,完成2177千米的沟道清淤整治,完成土方881万立方米,占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任务的57.9%;完成建筑物380座,占建筑物任务的11.2%;完成投资14490多万元(其中河灌总局完成8500多万元),占同期任务54098万元的26.8%。
在工程实施进度较快的五原县,县水务部门相关负责人给记者梳理了这样一组数据:2013年五原县预计清淤开挖分干沟5条长75公里、土方52万方;清淤开挖支沟40条长298公里、土方190万方;开挖斗沟54条长113公里、农沟168条长208公里、毛沟454条长286公里,清挖总长度607公里,土方192万方,改造分干沟生产桥35座、渡槽12座、扬水站10座,支、斗、农、毛沟汇入口70座,总投资4653万元。目前,清淤工程已完成约70%,建筑配套完成约30%。 投入如此庞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推进的排水改造工程,会为我们河套灌区带来怎样的改变?面对记者的疑问,河灌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排水项目的实施,对于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确保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使灌区的排水系统逐步实现合理布局,排水通畅,灌区土壤在封冻前地下水位将降低至1.5米以下,灌区灌排配套水平得到全面提升;二是可有效降低土壤盐碱化,改良土地380万亩,每年可增加粮食5亿斤,农牧民人均来自种养殖业的纯收益增加450元左右;三是可有效增加乌兰布和沙漠和乌拉特草原的生态用水,提高森林覆盖率和植被覆盖率,阻止乌兰布和沙漠东移北侵;四是将充分调动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牧民持续增收,从而进一步巩固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和社会安宁的大好局面。”
该负责人还告诉记者,下一步我市水务部门对全市排水改造工程进行统一规划,编制本地区的排水改造工程实施方案,严格把规划作为实施排水改造工程的科学依据,突出重点、分片实施、整体推进,并继续积极争取排水改造工程立项,争取将河套灌区排水改造规划列入国家项目,同时对排水改造工程建设实行分级负责制,各负其责,严格奖惩。(记者 王紫丁 文/图)
转载:巴彦淖尔日报
责任编辑:李璞
河灌水发中心手机网站
河灌水发中心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