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 > 灌区水事 > 灌区要闻 >
新春走基层农民饮水苦变甜
来源: 时间:2012/02/03 点击: 【字体:

[新春走基层]农民饮水苦变甜
 
  记者近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采访时发现,农村牧区实施的安全饮水工程,使干净、放心的自来水流入千家万户,当地广大农牧民陆续告别了饮用苦咸水的日子。
  
  据了解,巴彦淖尔市地处河套地区,农村地下水含高砷、高氟的情况较为普遍,涉及全市7个旗县区的86.52万人。2005年以来,在国家专项资金支持下,巴彦淖尔市将农村牧区饮水安全工程列为重点民生工程之一,通过远距离输水、就近取水处理、开采浅层地下水等途径,累计解决了81.8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饮水安全普及率达94.6%。
  
  据内蒙古河套灌区管理总局农田基本建设科科长步丰湖介绍,预计到2015年,内蒙古河套地区将全部完成农村牧区人口的饮水安全任务,其中农村牧区自来水普及率将达60%以上。
  
  在临河区干召庙镇旭光新村村民王建义家里,他指着院中的压水井告诉记者:“过去我们一直靠它取水,由于水井只有20多米深,压上来的是浅层水,喝起来又苦、又咸,不放茶叶很难喝。如今用上自来水,压水井也就‘下岗’了。” 
  
  临河区水利局副局长李锡环介绍,在国家1868万元专项资金支持下,总投资2304万元的干召庙饮水安全工程于去年8月投入运行,一举解决了30个村、41985人的安全饮水问题。
  
  五原县水利局副局长邬庚宝介绍,在国家大力支持下,五原县已有19.6万农民解决了饮水安全问题,剩余1万多人的饮水安全问题也将在今年解决。
  
  五原县套海镇红旗村的农民刚刚吃上自来水,今年春节过得格外开心。村民韦小梅告诉记者:“过去用苦咸水浇花,连花都浇死了,所以家里连花都不能养。现在我们农民也能像城里人一样养花了。”
            

                      转载《新华网》,作者系新华社特约记者、巴彦淖尔市委宣传部辛平
 

责任编辑:李璞

河灌水发中心手机网站

河灌水发中心公众号

联系我们 | 免责申明
版权所有: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   蒙ICP备07500273号
联系电话:0478-8700366   电子邮箱:hgzjslb@163.com   地址: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新华西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