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河套灌区管理总局在开展河套水利文化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把培养和扶植文学创作人员放到了重要位置,通过举办文学创作培训班,邀请市内外知名作家、编辑对文化骨干辅导授课,与文学杂志联手举办专号等形式,取得了良好成效。特别是系统内的女性文化骨干更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创作势头强劲。在2008年河灌总局为遭受地震灾害的兄弟灌区都江堰灌区出版的诗集《都江堰 河套灌区与你同行》中,女职工创作的诗歌占了很大的篇幅,其女性特有的温柔细腻的笔触,令读者为之动容并深受鼓舞。就在前不久出版的2009年《河套文学》女性专号上,在23位女性作者中,河灌系统的就占到11位。其中,杨萍娥的小说《月亮之下》以流畅的行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受到读者好评;王俊香的散文《怀念那一片清凉》写的清新隽永,意境优美灵动;李慧敏的《家长里短那些事儿》读来轻松随意,情趣盎然;郑丽荣的《家有爱女》如叙家常,娓娓道来;薄瑞萍的《春兰》朴实自然,亲切洒脱。此外,陈雪琴的《我身边的离婚女人》、曹冲的《妈和妈》、刘春霞的《童趣》也均以其不俗的笔力受到大家的喜爱。段丽香的诗歌《乌梁素海》,以传神的语言,展现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画面。
河灌系统女性文学创作队伍不仅创作态势旺盛,题材涉及广泛(报告文学、小说、散文、诗歌),功力日渐深厚,在数量和质量上也日趋成熟,其作品不仅在当地报刊杂志频频出现并有获奖,也常见诸于自治区、国家级刊物。2009年第一期《草原》杂志上,便刊登了永济管理局王俊香的诗歌《很近的路》。今年三八妇女节期间,在巴彦淖尔日报文化特刊介绍的我市六位知名女写手中,其中两位便是河灌系统职工。著名作家李廷舫发出这样的感叹:“内蒙古河套灌区,怎么就会有这样一支青春活跃的文学队伍,怎么能有这样较高的文学水平写出这等内容丰实形式鲜活的作品?”
至目前,进入河灌总局培养范围的女性文化骨干已达30余人,有两名成为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有8名成为巴彦淖尔市作家协会会员;4名成为巴彦淖尔市诗词学会会员。这支队伍的形成,对繁荣河套水利文化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责任编辑:李璞
河灌水发中心手机网站
河灌水发中心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