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布和灌域节水改造项目效益显著 到2010年初,从2009年开始施做的乌兰布和灌域2007年和2008年节水改造项目全部竣工,总计投入资金1065.5万元。其中投入480.6万元整治渠沟道54.735公里;投资179.6万元衬砌渠道近1公里;投资256.7万元重建水工建筑物10座;投资11.2万元维修水工建筑物6座;其它配套工程项目投入137.4万元。 乌兰布和管理局 王粼
项目的每个分部工程水下部分完工后随即投入运行,通过对运行一个多灌溉年度的所建工程观测,所有工程全部达到了设计标准,且运行正常并及时发挥了应有的效益。
一干渠、建设二分干渠、建设四分干渠共40.31公里渠道。在整治前过水断面小,渠堤超高不足,造成渠道行水时间长,输水效率低,难以满足灌溉运行管理的要求。经整治后,渠道的引水条件得以改善,运行水位提高,引水能力增大,输水能力增强,水流速度加快,轮灌时间缩短,渠道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年灌水轮次增加,浇地效率也有了提高,上下游的用水矛盾明显减小。上下游用水矛盾的缓减,有效提高了下游直口的引水保证率,大、中、小流量下各直口均能引水,渠域内农作物适时灌溉的保证率大幅提高,显示出了明显的整治工程效益。对于超高不足及堤顶无法通行的段落,通过加高培厚,一方面达到了管理交通要求,确保了输水安全,另一方面也减缓了渠外堤脚耕地灌溉水阴渗对渠道岸坡稳定的影响,为工程管理和防汛工作提供了又一重安全保证,缓解了水管单位的防洪防汛压力。渠道整治工程的实施,也从整体上缓解了乌兰布和沙区的用水矛盾,使增加黄灌面积成为可能。原已退黄井灌的土地逐步开始恢复黄灌,以往灌溉困难的土地浇水条件也有所改变,下游土地的种植结构也不再单一,需水量大的作物面积增大,套种复种面积有了增加,农民的经济效益有了提高,水管部门也增加了水费收入,同时使利用灌溉间隙水进行的生态补水引水更为顺畅,增加了湿地面积,提高了芦苇产业及水产养殖业的收益,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明显的经济效益,为灌域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支撑基础,提供了有力保证。
一排干14.425公里沟道在整治前普遍淤积,杂草丛生,部分地段塌坡严重,导致排水不畅。经整治后,排水能力得到了提高,排域内的地下水位得到了有效地控制,减轻了排域内土壤盐渍化程度,改善了土壤种植条件,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并促进了种植结构调整和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建设三分干近1公里渠道经过节水衬砌,首先彻底治理了口闸下弯道的冲刷,提高了渠道的防洪能力。其次,渠道衬砌完成后,消除了原有工程两岸冲淘破坏严重、堤顶超高不足以及建筑物老化、破损等安全隐患,渠道抗冲刷能力显著提高,堤顶达到了安全超高,渠道开口成为复式断面,渠堤更加稳固,安全保证率更高。另外渠段衬砌阻断了渠坡和渠底的渗水,减少了渠道的输水渗漏损失。
所更新10座水工建筑物均建于七十年代前,经过多年运行,过流能力已不能满足灌溉要求,运行中水闸经常发生壅水漫顶现象,闸门启闭困难,砼闸门漏水严重,排架超高不足。上游铺盖和翼墙受冻胀破坏产生裂缝,下游消力池破损及浆砌石翼墙内倾,浆砌石海漫勾缝脱落,局部已破损,属带病运行工程。经重建后,乌兰布和灌域的工程完好率进一步提高,建筑物的运行工况良好,水量的调配管理变得灵活,灌溉保证率得到提高,更好的满足了农田的适时灌溉。
6座建筑物经维修并更换了铸铁闸门后,解决了漏水严重的问题,减少了水量浪费。增设配套电气启闭设备后,改变了传统手动方式,改善了工程操作条件,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也改善了管理人员的工作条件和环境。
责任编辑:李璞
河灌水发中心手机网站
河灌水发中心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