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排水管理水质监控职能上半年排水事业发展顺利
今年是我局实施第二个三年发展规划的冲刺之年,也是全面履行排水事业管理局职能的起步之年,更是全局几十年发展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年。上半年,我局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2008年工作要点,狠抓目标任务贯彻落实,重点加强排水管理水质监控,在确保各项传统业务工作扎实开展的同时,积极推进了职能转变,排水事业发展顺利。
工程企业化管理全面推开,重点工作扎实推进。今年在全局范围内推行工程企业化管理,初步实现了从过去的考核扣款到出工挣钱的转变,全局40名工程养护人员半年来共完成日常养护土方20818方,其中堤顶、树沟清理等日常养护1791方。沟道一侧旱台挡雨堰恢复贯通工程从5月中旬陆续展开,目前全线已完成近100公里,完成土方19027方,剩余70公里正在实施中,雨季来临前将全面完成。堤顶治理今年又有新突破,光林站辖段4公里黑色路面正在施建,四所1 公里堤顶黑色路面近期准备开工。工程建设上,新建通北分干沟、七连支沟、繁荣斗沟3座尾口,四贵、新跃桥正在维修中,出口段清淤整治正在准备阶段。
另外有35 座尾口列入总局今年的工程计划,已完成招标。全局于6月初启动防汛预案,全面加强值班巡查和各项防汛准备工作。
植树造林任务超额完成。今年,我们把一年一度的造林工作与总排干绿化带建设工程结合起来安排,共计栽植高杆1.065万株,沙枣、红柳等灌木367亩,杜梨5000株,风景林110株,超额完成了今春的植树任务,一所、二所对去年的退耕还林片进行了全面补植,有效保护了已有造林成果。另外一、二、三、四所新增育苗24亩,为总排干绿化带的实施再次储备了大量苗条。
排水畅通为春季防凌和顺利夏灌提供了坚实保证。今春我们遇到了全市40年来最为严重的黄河开河凌情的考验,面对严峻的形势,我们在保障各扬水站机泵运转正常的同时,对出口段进行了科学调控,做好了应急准备, 3月28日—4月17日运行20天,累计向黄河安全排水3616万立米,再次检验了我们在排水方面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夏灌前,对8座扬水站40台套机泵进行了全面的检修维护,其中大修机泵12台套,维护保养28台套。结合春检,红站、光林又分别举办了两期排水业务培训班,这些努力确保了夏灌期间排水安全。截至5月31日,全局八座扬水站安全运行3602.39小时,机排水量8842.42万立米,较去年同期少排1140.46万立米。其中红站排水8098.19万立米,较去年同期少排1221.77万立米。
水质监察工作高调启动,行使新的工作职能初见成效。水质监察工作是今年以来的最大亮点。市政府3月份出台的“五定方案”,正式将全市排水水体水质监控的职能赋予我局,我局在去年的基础上主动出击,做了认真的安排部署,正式启动了这项工作。先后制定了《巴彦淖尔市排水水体水质监测方案(试行)》及一系列具体工作制度,指导规范各所站工作。沿总排干沟布设8处永久性、3处阶段性和2处临时性监测段面,从3月27日开始,完成3次采样监测,出具了3期水质监察报告,为总局有关领导掌握情况提供了第一手资料。5月17日举办一期水质监察培训班,对全局的水质监察人员进行了集中培训,进一步增强了水质监察人员的业务能力。水质监察虽然刚刚起步,但是我们所做的工作已得到上级的重视和各方面的广泛关注。
综合经营规模扩大,职工自营土地、自创福利更加立足长远。今年,全局各所站继续实行了“土地换福利”和“123职工致富模式”,59名基层职工参与土地经营和养殖,自营土地1939亩,自管土地1465亩。各所站完成规划改造土地801亩,占计划任务的41%。全局基层各所站养羊1197只,牛21头,猪29口,饲养家禽575只,养鱼14.9亩,新辟鱼池7亩,投放鱼苗2279斤。令人感到欣喜的是,部分职工开始做长远打算,主动增加投入扩大种植养殖规模。
多元化供水规模继续扩大,供水量稳中有增。总体来看,无论供水规模还是供水量,均较去年有所扩大和增加。双利1-5月份供水96.72万方,比去年同期多供15.45万方,飞尚供水25.06万方,四所科龙泵站供水18.14万方,另外红站新增苇片供水泵站于5月上旬投入试运行以来,供水28.8万方,多元化供水已成为我局经济发展的稳定增长点。
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与业务工作相促共进。继续以 “五个好”党组织争创活动为统领推动党建工作,上半年,各支部按照总局系统“五个好”党支部建设标准,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各项党建工作制度,红站支部积极争创总局系统高标准“五个好”党支部,三所、一所、二所支部申报“五个好”党支部,均已接受总局考核,全局党组织建设更加规范。基层各支部积极开展了党员结对子、“党员五争”等主题实践活动,继续以为职工体检,改善职工生产生活条件等方式开展了“办实事、送温暖”活动,四川地震后,各支部在组织干部职工捐款之后,再次组织党员缴纳“特殊党费”3万多元,充分彰显了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全局各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
责任编辑:李璞
河灌水发中心手机网站
河灌水发中心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