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水务集团拟开展乌梁素海湖滨带生态建设项目
来源:
时间:
2017/08/28 点击:
次
【字体:
大 中 小】
河套水务集团拟开展乌梁素海湖滨带生态建设项目
近期,按照《国家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试点示范项目》、《乌梁素海综合治理规划》和《乌梁素海水土保持专项规划》要求,河套水务集团组织编制完成了乌梁素海湖滨带生态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并完成了实施方案评审,出具了土地、规划意见,委托进行环评、能评报告编制及批复工作,下一步开展乌梁素海湖滨带生态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批复工作。
近年来,河套水务集团对乌梁素海通过生态补水、城镇和工业点源、农业面源、内源治理等工程,乌梁素海水体环境有明显改善。但是,目前由于湖区东岸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壤中的大量有机物和动植物腐殖质随洪水下泄入湖,造成乌梁素海沼泽化和湖水富营养化加剧。据卫星遥感图像解析结果显示,乌梁素海的面积在近十年间缩减了 20km2,芦苇区和湖周沼泽区扩大了24km2,山洪泥沙形成的洪积扇区为 1.1km2,并且从图像上可清晰地看到来自东岸乌拉山洪水直接入海沟道和泥沙淤积痕迹。湖底泥沙淤积严重,平均淤积 40cm 厚,最深达 90cm,湿地生态环境恶化,鸟类日益减少。
为了进一步保护乌梁素海湿地生态环境,河套水务集团拟开展乌梁素海湖滨带生态建设项目,该项目是国家开展《乌梁素海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性发展试点示范项目》中的重点项目之一,项目根据乌梁素海湖滨带内地形地貌、自然条件及水土流失现状,并保持区域的连片性、完整性,将乌梁素海湖滨带划分为沟口治理区、风沙治理区、坝头绿化区、生态拦污区四个治理区块。沟口治理区主要针对乌梁素海东岸入湖沟道的沟口河床,土壤水分含量较高,采取乔灌相结合的林草措施,以达到拦截块状物、减缓水流速度、涵养水源、拦截泥沙的目的。乔木选择榆树,灌木选择柠条。风沙治理区主要对流动沙丘采取草沙障工程,结合定植梭梭、花棒等沙生灌木,营造防风固沙林带;在固定半固定沙丘,植被盖度较好,生态自我修复能力较强的地段,主要实施补播治理措施。坝头绿化区主要在坝头区的绿化区域进行土地整治,之后实施以乔灌草花为主的绿化措施,乔木树种选择油松、樟子松、云杉、垂柳、国槐、金叶榆、山桃、山杏、杜梨等,花灌木选择丁香、玫瑰、榆叶梅、牡丹等,绿篱选择榆树、侧柏,草坪选择早熟禾及野牛草。生态拦污区主要在林草措施实施前进行土地整治,之后实施乔灌草相结合的林草措施,乔木选择金叶榆、垂柳、山桃、山杏、杜梨,灌木选择柽柳、柠条,草种选择披碱草、羊草、蒙古冰草。
通过项目实施,每年可拦径流 3.28 万 m3,减少输沙量 2.52 万 t,保护了乌梁素海,减轻了洪水泥沙对其影响,蓄水保土效益明显。相应的保水能力增强,减轻洪灾给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同时,随着各项治理措施的增加,保土能力逐年增大,氮、磷、钾等有机质也免于流失,相对的土壤肥力增大,有利于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从而使土壤孔隙率提高,加快有机质的熟化。生态环境趋向良性循环,干旱、洪水、风沙等自然灾害减轻
河套水务集团公司 李小金
责任编辑:李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