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推进灌区现代化建设,在“十四五”河套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启动的同时,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于2022年9月就开始启动了《内蒙古河套灌区现代化灌区规划(2026-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的编制工作。编制单位多次深入灌区调研,组织相关单位座谈研讨,广泛征求国内顶尖专家意见,几易其稿,精心编制。2023年5月编制完成《规划》(初稿)。
2023年6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河套灌区水量信息化监测中心时指出,“河套灌区灌溉工程是千年基业,花了很大功夫,也很值得。要继续完善提升,提高科学分水调度水平,同时要量入为出,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尽可能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河套地区条件得天独厚,虽然不缺水,但也要节约水资源,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和节水产业,不能搞大水漫灌。”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为《规划》的编制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使命。
本次《规划》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河套灌区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四水四定”原则,以2022年为现状年,规划水平年分别确定为2030年、2035年,实施范围涉及河套灌区全域,灌溉面积1154.01万亩,主要集中于“十四五”实施范围及内蒙古黄河干流盟市间水权转让二期范围以外的区域,同时对“十四五”实施范围及水权二期范围进行补充建设。
本次规划认真分析历次规划之间的关系,明确《规划》在推动灌区现代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历史任务和重要定位;在加强工程节水的同时,加强灌排工程协同建设;多管齐下,积极稳妥推进引黄滴灌等高效节水工程项目实施;注重河套灌区灌溉制度的优化设计,抓紧推动秋浇制度革新;发挥河套灌区信息化建设的优势,加大信息化建设投资,加快数字孪生灌区建设;积极推动社会资本投入灌区建设,实现“两手发力”;与河套灌区整灌区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紧密结合,实现骨干和田间工程一体推进;科技引领,深入开展灌区水盐平衡计算、水生态环境保障、土地盐碱化治理、生态补水与农业用水关系等相关课题研究,为灌区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科学指导。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灌溉工程、排水工程、其他工程、智慧水管理体系建设、管理培训及安全鉴定等建设内容,估算总投资121.25亿元。至2035年,河套灌区初步完成现代化改造,骨干灌排设施完好率达到90%以上,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651,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63,全面搭建智慧水利综合感知、智慧应用和智慧决策支持系统,构建“宜水则水、宜农则农、宜人则人”新河套。
近期,规划编制组正在根据7月6日汇报会议梳理意见进行最终修改完善,为下一步现代化灌区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提供规划引领。蓝图正在描绘。河套灌区一定会沿着总书记为规划编制的领航之路,保持定力,稳扎稳打,善作善成,推动河套灌区现代化建设高质量高标准发展。
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规划处供稿
责任编辑:李璞
河灌水发中心手机网站
河灌水发中心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