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布管理所主动工作带来秋浇新变化 秋浇工作一水管双年,是河套灌区农业供水的一项重要任务,事关当年的秋收和来年的农业生产及粮食增产。沿袭秋浇的良好工作制度,如何做到静中求变,改进秋浇工作,这是我们水管部门应持之以恒探索的课题。塔布渠管理所立足于灌域实际,主动开展工作,把多年不秋浇土地的秋浇工作作为攻坚目标,带来了秋浇工作的新变化和新起色,取得了群众受益和自身扩大供水收费的双赢效果。
塔布灌域干南由于受土地开发配套程度低等制约,有10万余亩土地连续十多年不秋浇,靠春灌灌溉,种植生长周期短、比较单一的葵花等作物。不但经济效益低,也使土地得不到很好的压碱保墒,土壤盐碱化程度日趋严重。针对这一现状,塔布所近年来大力宣传,聘请农大教授为群众讲解科学用水和改良土壤有关知识,深入村社群众引导开展秋浇工作,对比秋浇与不秋浇作物的生长情况,对比秋浇与春灌的水费支出帐、效益帐,并大力支持部分群众先试行秋浇,在供水时间上和水量上优先保证。2006年以来,多年不秋浇的土地相继有5000多亩开始秋浇,作物长势和产量明显优于其他不秋浇的土地。2008年,为了进一步推动群众开展秋浇和加快增产增收,管理所邀请市旗电视台和报社记者,以专题节目的形式,在镜头中直接对比作物的长势,请已经受益的群众现身说法,算自己的效益帐。宣传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管理所趁势在秋浇前加大落实力度,承诺在时间上保证适时,收费上在水完费清的前提下可以缓交,鼓励群众开展秋浇。
经过主动工作,塔布灌域多年不秋浇土地2008年新增了2.3万亩进行秋浇,集中在西小召乡公田村、西小召村、乌拉山镇盐海村和山咀农场五分场等地。不但群众增收有了希望,也使管理所增收水费近30万元,使全年水费达到580多万元,创下了近年来的新高。
乌拉特管理局 刘俊珍 王健君
责任编辑:李璞
河灌水发中心手机网站
河灌水发中心公众号